分享按钮

杨润何——

用双手“看见”生活

迪姬竹玛

初次见到杨润何时,他正在家中忙碌着,宠物狗小白也跟着主人的脚步,摇头晃脑地在房里穿梭。午间的阳光暖洋洋地洒进来,他先是拿起盲文书籍,用手指在书上逐行仔细地摸读。转眼又抱起心爱的吉他,沉浸在音乐世界里。

杨润何幼年因病致盲,被认定为视力一级残疾。他凭着残存视力坚持读书到18岁。“每天把脸贴在书本上看字,眼睛疼得直流泪,后来我就去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盲文。”尽管大学梦碎,但他对知识的渴望从未熄灭。也就是在18岁这一年,他跟盲人推拿按摩结下了不解之缘。

杨润何一直坚信:“老天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掌握推拿按摩技术后,他背起行囊,踏上了外出闯荡的路。北漂的十年里,他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学习新技术,创业的想法也在心底悄悄扎根。他说:“在北京的这几年,我想了很多事。首先,我想回去服务乡亲。其次,我深知盲人自食其力有多难,家乡那么多盲人还靠救济度日,要是能带技术回去,一定可以帮到他们。”

2012年,香格里拉市爱康盲人推拿中心正式开业,经过多年打拼,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现在13人的团队,店面也从小小的一间,变成了宽敞的两层楼。13年来,杨润何的梦想实现了,200多位盲人在爱康盲人推拿中心学到了手艺,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一位员工感慨道:“今年已经是在这儿工作的第五年了,杨老板待我们就像亲兄弟。每个店里的盲人师傅,不论年龄大小,心态都很好,大家十分团结,生意也不错。我今年55岁了,仍在奋斗,能自食其力,心里满是感激。”

早上9点,香格里拉市爱康盲人推拿中心又热闹起来。杨润何一进店,就召集同事们开短会。他说:“不管面对什么,都要拿出最好的心态,这是最重要的。”这么多年,打扫卫生、在收银台接待客人,这些事儿杨润何做起来麻溜得很。

店里的盲人员工大多毕业于特殊教育学校,上岗后还会去进修。大家因相同的经历走到一起,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一位员工分享道:“来到这家店,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温馨。同事们就像家人一样,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生活过得很快乐。”

“父母年迈,全靠我这双手撑起我的家庭。”还有一位员工满怀感激地说,“到这里工作快三年了,在杨润何的帮助下,家里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改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

2018年,杨润何成为迪庆州盲人协会主席。梦想与信念成为他的“眼睛”,不仅指引他前行,还化作一束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其他盲友的世界。如今,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盲人朋友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勇气,凭借自己的双手,在黑暗中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七彩人生。杨润何拿到的本是“命运坎坷”的剧本,却被他改写为“用梦作眼点亮黑夜”的剧情。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4-11 杨润何——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50402.html 1 用双手“看见”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