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泰君 马建军
近年来,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尼史村党总支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强组织、兴产业、促民富,奋力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壮大集体经济厚植增收之基
标准化大棚、田间管网、综合设施设备……2022年,占地362亩,投资1452万元的尼史村现代化示范种植园区正式建成,并对企业进行租赁,租金收入归集体所有。目前,该项目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先后引进藏乡情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雪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楠乐养殖有限公司等入驻,草莓、燕麦、油菜、高原蔬菜等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周边农户及市域内务工3600多人次,实现农户增收4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年直接收益20余万元。目前,尼史村莴笋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年产量达3万多吨,远销广东、上海等地。
尼史村党总支按照产业为支撑,资金变资产,资产变收益的原则,因地制宜、精心规划、合理布局,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形成了牦牛品种改良育肥场、菜籽油加工厂、现代化示范种植园区等集体资产,通过外包、租赁的形式,将集体资产变为收益。目前已实现集体经济收益50余万元。
依托优势写好农文旅融合文章
谷雨过后,尼史村从古草原由黄转绿,焕发着勃勃生机。跨骏马、观草原、品民俗,成为广大游客到香格里拉旅游的热门选择。
春日的午后,在当地民宿酒店的楼顶,纳帕海景区尽收眼底。品一杯清茶、听群鸟齐鸣,感受微风拂过脸颊,惬意万分。
近年来,尼史村依托纳帕海、石卡雪山景区,大力发展民宿和马场骑行体验。每年,该村的马场租金户均可分红约2万元,农户通过在马场牵马务工,年工资性收入户均达3万元。
目前,辖区内共有企业、合作社、酒店民宿、马场近90余家,实现长期务工300余人。在日常住宿接待的基础上,当地还开发了牦牛肉火锅、土鸡火锅等特色藏餐,不断创新业态,着力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尼史村委会副主任孙诺七林介绍,当前尼史村农文旅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该村将持续加强党建引领,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高效联动发展,不断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