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泰君 拉茸西乐
当春雨轻吻高原,大地春色遍野时,走进香格里拉市忠浩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满眼青翠尽收眼底。该公司紧跟农时,正式打响新一年的中药材种植“战役”,在阵阵机器轰鸣声中,希望在这片田野蔓延开来。
“趁着这几天有雨,大家再加把劲,抓紧补栽补种。”松建忠一边查看木香长势,一边招呼工人。
松建忠是高原中药材种植行业中敢于“吃螃蟹”的人之一。2012年初,他在小中甸镇和平村降给村民小组注册成立香格里拉市忠浩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开展中药材种苗培育、推广种植、加工、销售及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等工作。自公司成立以来,通过有偿租地、招收建档立卡户务工、发放免费种苗、向基地供应农资、提供技术服务等形式,积极搭建联农带农益农联结模式,与农户合作推广种植8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覆盖686户农户,实现年销售收入1025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万多元,中药材产业成为了助力群众增收的“幸福产业”。
阿宗纳木是基地务工人员之一,她每天收入120元。她说:“在家门口务工,每年能拿到1.5万元至2万元的务工收入,既能照顾一家老小、管理牲畜,又有稳定收入,我很满足。”
在公司育苗大棚里,中药材种苗郁郁葱葱,长势良好。松建忠介绍,公司会在每年5月初把种苗分发给周边农户种植。“2024年,我们推广种植了600多亩中药材,公司收购了价值200多万元群众种植的中药材,群众每亩收入达到7000元至10000元,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非常高。”松建忠说。
西木家去年种了4亩当归,收益4.6万元,她说:“今年,我家准备种7至8亩当归,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回收成品中药材,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希望今年能有个更好的收成。”
走进公司4000余平方米的加工车间,浓郁的药香味扑鼻而来,正在晾晒的当归、木香等各种药材铺满车间。目前,该公司建成面积600平方米的中药材晾晒车间,多功能清洗机、太阳能烘干设备、切片机、筛选机、包装机、输送带、挖药机等设备一应俱全。近年来,该公司通过持续探索与创新,不断发展壮大。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0多万元,年用工量达1万多人次,支付工人工资超过100万元。
松建忠介绍,为持续做好“科技赋农”文章,全面激发特色现代农业新活力,该公司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农科院、迪庆州农科院、迪庆州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开展技术合作,承担了省、州、市级科技项目,致力中药材种苗培育和规范化种植,培育种植了适应高寒坝区种植的滇重楼、秦艽、当归、云木香等中药材品种。2023年,该公司与云南师范大学合作的藏药科技小院成功落地,达成了中药材从育苗、种植、干燥加工、药材成分分析到产品的全产业链合作,帮助涉藏地区农户解决中药材品质提升等实际问题。该公司被云南省科技厅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省级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园,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绿色食品牌”市级产业基地。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