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顺荣
七月的天空,是被岁月晕染的宣纸,泼洒着炽热的豪情。七月的大地,是被时光镌刻的竹简,记载着不朽的传奇。当夏日的蝉鸣与蛙声交织,当骄阳将万物镀上一层金色,七月便以史诗般的恢宏,缓缓展开它波澜壮阔的篇章。
七月是首开天辟地的史诗。1921年的7月,上海石库门里的讨论声如惊蛰的春雷,惊醒了沉睡的旧中国。而后嘉兴南湖的那艘红船,宛如一盏明灯,划破沉沉夜幕。13位怀揣理想的先驱,在狭小的船舱内,低声却坚定地描绘着未来的蓝图。他们紧握的双手,是信仰的火种;他们讨论的话语,是时代的呐喊。从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苦难的中国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七月,就此写下了史诗的开篇,那是希望的曙光,是新生的力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七月是一首浴血奋战的史诗。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七月总是激荡着热血与豪情。长征路上的七月,红军战士们顶着烈日,穿越草地、翻越高山,饥饿、疲惫与敌人的围追堵截如影随形。但他们高唱着“万水千山只等闲”,用双脚丈量着信仰的长度,用生命诠释着坚韧的力量。抗日战争中的七月,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在青纱帐里、在地道之中,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的怒吼,在七月的天空下回荡,每一声呐喊,都是对侵略者的愤怒;每一次战斗,都是为了守护家园的尊严。解放战争时的七月,人民解放军如猛虎下山,以摧枯拉朽之势,向着胜利奋勇前进。七月,见证了无数战士的英勇无畏,见证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丽篇章,它是浴血奋战的史诗,是英雄们用生命谱写的赞歌。
七月是一首艰苦奋斗的史诗。新中国成立后的七月,处处洋溢着建设的热情。工厂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挥汗如雨,为实现工业化而努力拼。田野上,农民们辛勤劳作,用汗水浇灌着希望的种子,期盼着丰收的喜悦。“两弹一星”的科研工作者们,在七月的酷暑中坚守在荒凉的试验场,他们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用智慧和汗水让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实现了质的飞跃。改革开放后的七月,经济特区建设如火如荼,人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书写着发展的传奇。七月,记录了中华儿女艰苦奋斗的历程,见证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它是一首充满拼搏精神的史诗,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七月是首开拓创新的史诗。进入新时代,七月更是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科技创新的前沿,科研人员们在七月的实验室里日夜钻研,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天问”探火、“嫦娥”奔月、“蛟龙”深潜……中国的科技成果惊艳世界,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都彰显着中国创新的力量。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里,党员干部们在七月的烈日下走村串户,为农民谋划致富之路,特色农业、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七月,见证了中国人民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担当,见证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不断创造奇迹,续写辉煌。它是一首开拓创新的史诗,引领着中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七月,是时光的馈赠,是历史的铭记。它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记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梦想与希望。在这史诗般的七月里,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我们汲取力量,奋勇前行。让我们在七月的光辉下,继续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壮丽篇章,让这首史诗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