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上接第一版) 《菌香漫雪域 产业绘新篇》

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小中甸镇、格咱乡、东旺乡是我州松茸主要产区。高海拔的环境使得这里的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松茸积累养分,形成细腻的肉质和浓郁的口感。同时,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松茸提供了充足的腐殖质和适宜的生长空间,保证了松茸的品质和产量。

德钦县奔子栏镇、升平镇、佛山乡、霞若乡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肥沃的土壤和清新的空气孕育出的松茸色泽金黄、菌香浓郁、香气持久,是众多美食爱好者的“心头好”。

维西县的攀天阁乡和塔城镇是我州每年最早产松茸的地区。这里海拔适中,森林茂密,土壤肥沃,为松茸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这里的松茸朵大肉厚、香味纯正,深受市场青睐,每年能产出20多吨松茸。

产量与增收: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

云南松茸产量占全国的40%,而香格里拉松茸产量占云南的65%,是中国名副其实的“松茸之乡”。据了解,我州每年松茸的自然生长量在1200吨左右,这为我州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实现松茸的永续利用,我州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2023年,我州发布了国内首部《香格里拉松茸保护与利用白皮书》,对香格里拉松茸的保护现状、采集标准、等级划分等作出了细致、专业的说明,为松茸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有助于规范松茸产业发展。

我州还出台了相关文件,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向广大群众宣传松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同时,规范采集、收购和贸易管理,加强执法监督,严厉打击非法采集和交易松茸的行为。

“通过采取保育促繁、包山扩繁,制定有序采集和保育扩繁标准等举措,积极培育保育促繁基地,不断提高松茸产量及质量。”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漾彬说。在保护松茸资源的同时,我州还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共管示范模式,建成2500亩松茸保育促繁示范基地,促使核心区松茸自然增产量提升超过20%,辐射带动周边6000亩以上松茸产地增产。

运输模式:立体高效,保鲜到家

吃松茸讲究一个“鲜”字,为此,我州积极打造“航空+高铁+陆运”的立体运输模式,保证松茸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

为了最大限度锁住松茸的鲜美,我州建立了从产地到市场的全流程保鲜体系。清晨采摘的松茸会迅速流通到香格里拉松茸产业园区。这里就像一个现代化的物流枢纽,可以一站式完成松茸的分选、存储、检测、加工、包装等工作。快递企业在园区设立了多个松茸寄递点,每隔30分钟,满载松茸快件的专车就会从园区发往机场等地。每年松茸季,来自云南、四川、西藏等地的松茸都首选在此交易。园区每年交易的松茸量超过1000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松茸流通集散交易中心。

另外,我州还开通了松茸全货机航线,优化“公铁联运”组合模式,进一步提升松茸寄递速度。通过这些措施,让松茸在24小时内可到达200多座城市,实现一夜达全国、两日通全球。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7-03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52320.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