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一茸独秀”到“百菌齐放”

——香格里拉野生菌产业进入快车道

本报讯(记者 此里只玛 泽仁拉姆) 7月的迪庆高原,雨水浸润山林,野生菌进入采收季节。走进香格里拉松茸产业园区,金黄的鸡油菌、硕大的牛肝菌、鲜嫩的青头菌……各类野生菌琳琅满目,同台竞秀,上演“百菌齐放”的热闹景象。这背后是由松茸引擎带动的“群菌”发展,其“明星效应”正惠及更多菌种。

“过去只盯着松茸,其他菌子常烂在山里。”香格里拉市洛吉乡九龙村菇农沈正光边分拣菌子边说,“现在不一样了!松茸的名气引来了各地采购商,青头菌、鸡油菌这些‘杂菌’同样抢手。”他展示手机上的收款记录:“刚卖掉一批鸡油菌、见手青,收入1055元,以前不敢想杂菌也能挣钱。”香格里拉市凯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陶金莲说:“松茸是打开香格里拉野生菌市场知名度的‘敲门砖’。我们很看好这里丰富的菌种资源。比如品质好的鸡油菌、牛肝菌、青头菌等在火锅店、高端餐厅很受欢迎,冷链物流让它们能像松茸一样快速送达全国。”7月以来,该公司已运送上百吨香格里拉的野生菌至全国各地市场。

深加工链条延伸让杂菌身价倍增。随着松茸产业逐渐成熟,也催生了本地菌类加工企业发展,让“杂菌”实现华丽转身。“我们的产品核心用松茸提鲜,基底材料是牛肝菌、北风菌等。”深耕香格里拉野生菌产业50余年的迪庆州对外经济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春批点出了关键。作为香格里拉野生菌深加工领域的先行者,该公司依托ISO、HACCP等国际认证和食品生产许可资质,成功将过去散卖、价低、损耗大的各类野生菌,转化成了高附加值的FD冻干品和松茸松露类菌菇罐头等深加工产品。“松茸的知名度为开发融合新产品打开了通路,多种菌子融合在一起做成调味酱,不仅完美解决了保鲜难题,市场溢价也更高,也打响了‘香格里拉野生菌’整体品牌!”

菇农的腰包更鼓,增收路子更宽。拉姆数着现金兴奋地说:“以前我们收入主要靠松茸,松茸的单价虽然高,但产量有限,收入并不稳定。现在青头菌、扫把菌、鸡油菌等杂菌也成了‘宝贝疙瘩’,从5、6月份的鸡油菌、牛肝菌成熟开始,到9、10月份的扫把菌、铜锣菌,只要勤快,各种菌子都能变钱,收入比以往增加很多!”

从“一茸独秀”到“百菌齐放”,香格里拉野生菌产业的蜕变,是生态价值与市场机制结合的成果。松茸作为“领头羊”带动了其他高原野生菌的整体开发。随着冷链、加工、品牌和保育措施的持续完善,香格里拉的“菌香”将越飘越远。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7-18 ——香格里拉野生菌产业进入快车道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52616.html 1 “一茸独秀”到“百菌齐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