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7月28日第二版)
转战以来日夜急行军,经长途跋涉已精疲力竭的红军部队过江甩掉了敌人,下一步是更加艰苦的远征,需要利用转战间隙进行短暂休整。1936年4月25日,红军从石鼓至巨甸抢渡金沙江后,在中甸一侧的沿江一带短暂休整、筹粮。红二军团直属部队在所邑休整,红六师到苏普湾休整,红五师到兴隆休整,前卫红四师在格鲁湾休整,红六军团直属部队及红十七、十八两师到吾竹开文村休整,至29日。休整期间,军团首长调查了解即将前往的涉藏地区情况,向部队作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教育。两军团特别规定涉藏地区不打土豪。
贺龙一到格鲁湾就去村中了解民情,询问翻雪山进涉藏地区的详细情况,当地是否有熟悉涉藏地区、能担任向导的老乡。老乡介绍了陆云鹤,贺龙热情接见了他,聘请他当翻译和向导,向他探问涉藏地区的山川地理、关隘风情、宗教信仰、土司头目等情况,陆云鹤都作了详细回答。贺龙非常高兴,向他讲述了红军宗旨及北上抗日的重要意义,红军的民族政策和军队的纪律,问陆云鹤是否愿意随红军北上担任翻译和向导,陆云鹤知道了红军是穷苦百姓的军队,毅然表示愿意随军效力。贺龙给陆云鹤安排了一匹坐骑,又送他一件皮袄和一支牙骨烟袋。陆云鹤为红军过涉藏地区积极出主意。
4月29日,红六军团抵达格鲁湾宿营。下午,召开军团会议,军团长肖克、政治部主任张子意作了与中央红军会师的意义的报告、讲了翻雪山应注意的事项及在涉藏地区的民族政策。
4月27日清晨,红二军团前卫四师为开辟前进道路,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开始向雪山进军,红四师参谋长高利国和团政委朱辉照率红十二团为先锋,由翻译带路,顺烈马河北上,沿崎岖小路,向雅哈雪山行进。
金江吾竹恶霸黄凤岗25日见到红军先头部队后,派人火速给中甸僧俗民团总指挥汪学鼎送去急信:“红军不过几百毛匪,人困马乏,已向小中甸进发。”汪学鼎接到信后,命令大中甸团兵、小中甸团兵、松赞林寺喇嘛武装和金江团兵到干岩房一带堵截红军。同时急信通知奔子栏东竹林寺管事百仁底娃派马队增援。27日清晨天刚亮,在头道桥设伏的哨兵看见红军来了,慌忙开了一枪便往回逃。前卫追至干岩房,隐藏在密林中的民团突然开火,两名红军战士牺牲。红军被迫停止前进。四师参谋长高利国用望远镜观察,只见盘山小路从杂木林间穿过,小路左侧是十来丈高的岩坎,烈马河从岩脚奔腾而过,小路右侧的偏坡上有一片四五十米宽的林带。毛路在干岩房岩口的乱石坡上连拐两道弯伸到河边。拐弯路下有一道一米多高的石埂,匪徒们依托石埂,疯狂向红军射击。高参谋长命令部队用火力压一压土匪的气焰,步枪机枪立即响成一片,打得石壁火星四溅,匪徒乱成一团。高参谋长发现敌人不足200人,且多数衣着褴褛,使用的武器落后,看来是临时组织的民团。于是下令停止射击,话音刚落,一颗子弹射中他的腹部,他用手按住腹部,指挥部队攀登两侧悬崖,抄袭民团后路。民团拼命射击,红十二团政委朱辉照左臂中弹,高参谋长驱马向前冲去,一个头戴金边帽的小头目打伤了高参谋长的坐骑,高参谋长一扣扳机,小头目从一棵大栎树旁栽了下来。这时,高参谋长也坚持不住,从马背上滑下来,停止了呼吸。 (未完待续)
[摘自《中国共产党迪庆藏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1941—1950.5)](州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