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自古便有“苦夏”“疰夏”之说,在炎热夏日,人们很容易出现疲倦乏力、肢体困重、心烦失眠、咽干口燥、腹痛腹泻等症状,“晒蔫”的状态下也很难进行体重管理。安稳度夏,可常备以下几种食疗方。
荷苡茶
材料:荷叶5克、炒薏米10克、炒山楂3克、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
做法:(1)上述材料洗净;(2)放入茶壶内,加入适量开水,加盖浸泡10分钟即可饮用。
茶品特点:时值盛夏,炎炎夏日易让人出现各种不适,痰湿、湿热体质者的病征多与湿热相关。薏米能清热祛湿,炒制后不至于太过寒凉;山楂能消食健胃、活血祛瘀,炒过后消食积的功效更强;荷叶则能清热解暑,兼具一定的减重功效。三者搭配芦根、茅根,成为一道清热消暑效果较好的饮品,对于湿热、痰湿体质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人群尤为适宜。
小贴士:本茶饮可反复加水泡饮;孕妇、脾胃虚寒、气血虚弱者不宜饮用。
玉米冬瓜羹
材料:鲜玉米2根、豌豆100克、红萝卜半条、马蹄(荸荠)10个、冬瓜100克、鸡蛋1个。
做法:(1)鲜玉米的须及玉米粒摘下备用;(2)加适量的水把玉米须与玉米棒放在锅里先煮20分钟,去渣;其他材料洗净,红萝卜、冬瓜、马蹄去皮切粒;(3)把所有食材都放入汤水中煮10分钟,关火,把鸡蛋搅匀放入汤中,调味即可。
菜品特点:甜玉米属于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配合饱腹感很强的豌豆,健胃消食的红萝卜,以及能清热利湿、减肥降脂的冬瓜,整个膳食口感清爽而且热量低,达到降脂减肥的效果,是湿热或痰湿体质的肥胖人群不二之选。
高汤苦瓜
材料:猪骨300克、黄豆30克、瑶柱(干贝)50克、苦瓜2个、生姜5片。
做法:(1)苦瓜洗净,纵向切薄片,用盐腌制0.5小时,再用清水洗去苦味备用;(2)猪骨切块焯水,把黄豆、瑶柱、生姜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熬汤1小时成高汤;(3)将苦瓜片放入高汤内灼至刚熟,调味即可。食用时苦瓜片可适当蘸芥末等其他配料。
菜品特点:黄豆性味甘平,益气润肌肤。猪骨能补中益气、养血健骨,搭配具有清热消暑、清肝明目作用的夏季当令食材苦瓜,特别适合易上火而见口干口苦、眼目容易干涩充血人群的保健食用。
小贴士:苦瓜性寒,阳虚体质人群请勿过量食用,或烹饪苦瓜时增加生姜用量,或在汤中加入胡椒粉。
绿豆莲子煲排骨
材料:绿豆50克、莲子80克、排骨300克、陈皮1瓣。
做法:(1)绿豆、莲子浸泡,排骨切块焯水;(2)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纳入上述材料,慢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
汤品特点:莲子性平、味甘涩,能健脾益肾、养心安神,多用于心脾肾虚的遗精带下或心悸失眠;配合味甘性凉、能清热利水解毒的绿豆以及能理气化痰的陈皮,清补相兼,对于有皮肤不适的人群尤为适宜。这道菜利于清暑健胃,缓解疲劳。
小贴士:绿豆性较寒凉,虚寒体质者可加生姜、芡实同煮。
桂花酸梅汤
材料:乌梅3—5个、山楂15克、甘草3克、陈皮半瓣、桂花适量、冰糖适量。
做法:(1)把乌梅、山楂、甘草、陈皮先清洗,用煲汤袋装好;(2)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煲汤袋小火煮40分钟;(3)放入冰糖煮至溶化,去掉煲汤袋,加入桂花即可。
茶品特点:乌梅,为青梅熏制而成,能生津止渴,能使浮越在上的虚火归位。配合山楂、陈皮、甘草以及清香怡人的桂花,煮一锅口感酸甜,健脾胃,消食滞的茶饮。此茶能缓解夏日口燥咽干、久咳少痰、食欲欠佳等不适。
小贴士:消化道溃疡者不宜。
紫苏薄荷茶
材料:(鲜)紫苏5—10克、(鲜)薄荷5—10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
做法:(1)材料洗净,向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纳入紫苏、薄荷、生姜;(2)煮沸后加入红糖溶化,盖上锅盖焖2分钟即可。
茶品特点:薄荷味辛、性凉,能发散风热、清利咽喉、疏肝解郁;紫苏味辛性温,能发表散寒、芳香化湿;生姜则能散寒解表、温中和胃;红糖能扶正益气。此茶品用上述材料搭配,具有扶正解表、化湿解郁的功效。夏日饮此茶可防风寒。
小贴士:亦可简单选择保温杯冲服,选鲜品更佳。
(来源:云南网)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