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强
绿色总带着蓬勃的生机与昂扬的活力,每当目光触及那抹绿,我心中便会骤然涌起一股炽热的激情。在我意识里,永不褪色的也是那早已融入骨髓、淌进血液的绿色,它如影随形,伴我一直前行。“也许是过分的爱你,我才穿上这身军装。告别家乡的温暖,走向远方的风雨,把所有的苦和累都让我一人担起……”熟悉的旋律在耳畔回响,对绿色军装的无限深情、对那段军旅岁月的深切回忆便如潮水般涌来,情真意浓,刻骨铭心,挥之不去。对绿色军营、对那身军装的眷恋,从未因时光流逝而淡去分毫。
这份对军人的喜爱与崇敬,早在少儿时代便深深植根。记忆里,那整齐的队伍、洪亮的口号、威武的军姿,总让我心驰神往,梦寐以求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穿上那身令人敬慕的绿军装。
1994年的冬天,政审通过的消息传来,我光荣入伍。当梦想照进现实,第一次穿上绿军装时,即便尚未佩戴红帽徽与肩章,略显宽大的衣服在身上晃荡,那份圆梦的喜悦与自豪仍从心底满溢出来。临行前夜,村里两位退伍老兵特意赶来教我打背包,他们说新兵最怕叠被子和夜里的紧急集合,又讲起自己当年在部队的故事,一遍遍叮嘱我要刻苦训练、努力学习,当个合格的军人。母亲抚摸着我的军装,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那一刻我在心里暗下决心:到了部队,一定要当个好兵,不能辱没家门与故乡,更不能辜负这身绿军装。出发那天,县人武部大院里挤满了换上新军装的新兵,告别声、祝福声、打听去向的话语交织在一起,人声鼎沸。我却安静地守着自己的背包行囊,任由心绪在期待与不舍中翻腾。军地领导的讲话热情洋溢,随后接兵干部带着我们去往火车站。在新兵们的簇拥下,我被挤进车厢,火车汽笛声响起的瞬间意味着南下征程的开始。北方的冬日雾霭沉沉,寒风凛冽,满目萧条。专列穿越丘陵、平原与峡谷,窗外的景致不断变换,直到进入云南境内——蓝天白云、阳光明媚、赤红土地与烂漫鲜花映入眼帘,我不由得感叹:云南真是个好地方!经过两次档案抽取、四次换车,我们终于抵达滇南蒙自的部队驻地。
在新兵连的日子,我们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学习、训练、教育与各类活动。每天的生活紧张而忙碌,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什么都不懂,全靠班长与副班长耐心教导:被子要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物品要摆放成一条直线,走路要昂首挺胸,干活要干脆利索。我们排成队列,在班长的口令下练齐步、跑步、正步,把“一、二、三、四”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周末的班务会,全班8人坐在小凳上挺直腰板,听班长总结本周工作、部署下周任务,受表扬的不骄傲,挨批评的不气馁——“好好干,都能立功受奖,都能进步。”这句话成了我们共同的动力。
新兵连“三点一线”的生活看似枯燥单调,我却从未叫苦叫累。只是夜里的紧急集合总让人神经紧绷,有时刚躺下,急促的哨声便骤然响起。黑暗中,大家慌忙爬起来打背包,背挎包、水壶,大家有些慌乱,有人喊:“我的衣服呢?”有人问:“谁穿了我的鞋?”班长严肃的口令让喧闹瞬间平息。集合完毕,班长带着我们跑一圈,再逐个检查,总有背包散架的、物品跑掉的……“大家要完成从老百姓到合格军人的转变,守卫好祖国南疆。”班长的话沉甸甸的。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推动着我们不断提升技能和素养,偶尔想家时,乡音便成了最好的慰藉,老乡的话语胜似三月春风,能吹散所有疲惫。
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紧张又充实。周末我们早早到水池边洗衣服和被套,上面写着名字或标有记号以防拿错,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学会了洗补衣物、缝补军被。新训结束前的考核有队列、器械、射击、手榴弹投掷、5公里越野……我交出了合格答卷。
新训结束,我被分到机炮连炮排,专业训练常在营区外进行,我们带着武器装备在地上摸爬滚打,作训服磨破了就自己缝补。有时训练到一半下起雨,泥水混着汗水浸透全身,没人退缩。“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誓言刻在每个人心里。夜里站岗时仰望苍穹,只见繁星皓月之下,远处灯火点点,我深知“一家不圆万家圆,一人吃苦万人甜”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第二年,我所在的连队成为半训连队,我们常参与军民共建,帮百姓挖水沟、干农活。水稻成熟时去部队农场秋收,时间紧、任务重、面积广,劳动强度很大,我们扛着一袋袋稻谷往军车上送,军装磨破了就光着膀子干,肩膀磨破、流血化脓也没人抱怨。只因看到绿军装与红帽徽,心中便热血奔涌,“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咬咬牙就挺过去了。后来,在首长与战友的关心培养下,我考取了军校。几年的学习磨炼,不仅提升了能力,更让我对军人的责任与使命有了深刻认识,对绿军装的钟爱也愈发真挚。
军校毕业后,我成为了部队干部,常随部队外出驻训执勤。我始终践行着“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军人核心价值观,凝视着旗帜庄严宣誓——那面鲜血染成的军旗上仿佛有无数英雄的身影。火红的军旗在光芒中飘扬,掠过高山平原,拂过远方无尽麦浪……“祖国的利益重如山,为民甘洒血和汗!”军人的价值正是在于无怨无悔的奉献。军装样式几经变换,我在平凡岗位上从未懈怠,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016年转业时,我将绿军装视若珍宝,洗净整齐地挂在衣橱里。退役后,我在工作中拼搏、努力,也尝过苦累,却从未退却或后悔,只因想起那身绿军装,心中便会涌起战胜困难的勇气。这一切都得益于部队的培养、首长和战友的帮助,更得益于那身军装赋予我的信念、鞭策与激励。
自跨入军营,绿军装便与我相依相伴。部队艰苦清贫的生活从未冲淡我对它的钟爱。是啊,正因热爱军营,才会如此珍爱绿军装,它凝结着我对军旅的情结,承载着青春的梦想,留下了太多难以磨灭的记忆。绿军装代表的更是一种精神——那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它是我军旅生涯的珍贵见证,陪伴着我的成长;它珍藏在记忆里,延续着我的军旅路与理想路;它是青春的挚爱,让我为之高歌,为之自豪;它染绿了我的人生,盛满了我的青春,也锤炼了我的意志;它更激励着我为社会发展勇往直前……
又到八一建军节,打开衣橱,抚摸那些曾陪伴自己的军装,对它的不舍瞬间化作满眼热泪。眼前浮现出绿色军营、威严方阵、火红军旗,还有首长与战友们熟悉的面孔,耳边回荡着激越的军号、嘹亮的军歌、铿锵的脚步声……
当兵无悔,此生挚爱绿色军装!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