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西盟县致力拓宽富民增收渠道——

业链延伸鼓起群众腰包

晨雾未散,西盟县力所乡南亢村村民娜体家的坚果林已传来锄地的“咚咚”声。她的身后,翠绿的坚果树上青果初露,树间新植的咖啡苗吐露勃勃生机。忽而一场雨不期而至,叩响坚果树叶。这场小雨让娜体想起5年前的决定——坚定选择当时力所乡推广的“坚果+咖啡”套种模式。如今,立体农业的智慧正在这片土地上绽放——上层坚果遮阴,中层咖啡孕育,双重收益让她和村里的农户有了更多收入。“以前,种玉米、稻谷要‘看天气脸色’。现在,这些‘铁杆庄稼’让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娜体说。

西盟县地处云南西南部边境,是典型山区县,人均耕地少。为高效利用有限土地资源、拓宽增收渠道,近年来,西盟县通过“坚果+咖啡”“坚果+茶叶”等套种模式,让有限耕地焕发倍增效益。全县5.3万亩澳洲坚果林正以勃勃的生机书写着转型答卷。

更令人安心的是西盟县探索构建的“村集体+农户+企业+国资”四维联农机制模式:企业包技术、保收购,农户只需专注种植。

“坚果由公司直接收购,价格变动不大,产量即是收益。”西盟天源咖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扎儿介绍,相比其他产业,坚果种植后顾之忧少,企业推行的“订单坚果”是种植户坚实的后盾。稳定的市场和价格,让合作社256户坚果种植户吃下了“定心丸”。

目前,西盟县本地坚果种植呈年限梯队分布,挂果面积逐年增长。据西盟县林业和草原局统计,全县现有澳洲坚果面积5.3万亩,规划到2027年总面积达10万亩。

产业链的延伸更令人振奋。在云南好仁坚果开发有限公司加工厂,崭新的烘烤机已就位,精深加工生产线正在安装。2024年,厂里两条高效的精深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解决了过去企业以粗加工产品为主、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的难题。“西盟县独特的地理气候非常适合种植坚果。去年,我们全面开展加工,打造自有品牌,当年产值即突破2200万元,现在业务已辐射带动保山、临沧、西双版纳等地,预计今年底新生产线投产后将带动更多地区增收。”公司加工厂负责人邵前远介绍。

如今,在西盟县这片曾受地理条件桎梏的土地上,青翠的澳洲坚果树正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演绎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载《云南日报》2025年8月13日第3版 记者 沈浩 通讯员 李毅)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8-14 西盟县致力拓宽富民增收渠道——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53147.html 1 业链延伸鼓起群众腰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