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上接第一版)《特色农业绘“丰”景 雪域高原展新颜》

作为全国道地药材优势产区,截至目前,我州已有28家本土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有800多家从事中药材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3.46万亩,产量约为5.09万吨(干品),实现年产值8.43亿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智能加持,高原菌菇闯“大世界”

高原食用菌是迪庆另一张闪亮的“绿色名片”。我州森林覆盖率高达63.98%,优越的生态环境为松茸、羊肚菌等珍稀食用菌提供了绝佳的生长条件。然而,野生菌资源虽丰富,却存在受季节限制、采集难度大、过度采摘易导致资源枯竭等难题。为破解以上难题,我州大力推动食用菌人工种植技术研发与推广,积极实现从“靠山吃山”向“育山富民”转变。

在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满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里,黑色的遮阳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着,大棚内的仪器精确控制着湿度、温度等指标,赤松茸、反季羊肚菌正在悄然生长。在这里,食用菌从大棚采收到进入冷库只需短短几分钟,村民们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截至2025年9月,当地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15亩,带动农户48户,每户收入预计在1.4万元左右。“这是现代农业带给农户实实在在的利益。”尼西乡汤满村党总支书记知诗尼玛说。

为持续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我州出台《食用菌产业“3510”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快建立食用菌产业专家工作站和科研平台,建立健全食用菌产业发展“六个一”工作机制。截至2024年,全州已有县级以上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12家,销售收入达1.3亿元,总产值达1.52亿元,实现综合产值近5.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香格里拉松茸区域品牌于2024年、2025年连续荣登中国食用菌松茸类区域品牌榜首,品牌价值达43.32亿元,有效带动全州各族群众增收致富。

在香格里拉市雪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里,一批批新鲜采摘的食用菌在完成真空包装、海关检验等程序后,将出口到各个国家。该公司负责人李义香说:“2024年,公司完成了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备案,现在种植基地的食用菌通过加工、包装,实现了出口海外。”

精耕细作,高原佳酿香飘万里

“我家16亩葡萄地,每年能增收8万元,这葡萄就是‘金果果’!”在德钦县云岭乡斯农村,村民阿撑玛一边打理葡萄藤,一边笑着算起增收账。我州金沙江、澜沧江干热河谷地带,因纬度低、日照长、温差大,被专家誉为中国最具潜力的高原酿酒葡萄种植区。

在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酒窖里,2000多个装满葡萄酒和青稞酒的橡木桶弥漫着酒香。公司的葡萄种植基地严格控制产量,推广赤霞珠、品丽珠等6大优质品种,并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双语技术团队驻村指导,确保每一颗葡萄都能达到高品质标准。多年来,公司深入研究酿酒葡萄和青稞两条高原特色产业链,目前已实现葡萄酒、青稞威士忌等4个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原料基地培育。

迪庆葡萄酒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早年,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藏秘葡萄酒获得中国第一张生态原产地葡萄酒证书;2012年,酩悦轩尼诗集团在迪庆设立酒庄;2021年6月,圣域与敖云两款产品在“中国葡萄酒三剑客”美誉中占据两席,成为行业标杆和旗帜;2023年11月9日,在世界的“香格里拉”首届梅里雪山国际葡萄酒节上,我州被授予中国高海拔优质葡萄酒产区……迪庆葡萄酒产业经过20多年的培育,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公认的葡萄酒顶级产区。

截至目前,我州葡萄种植面积稳定在1.9万亩左右,年生产葡萄5600多吨,葡萄种植农户超5000户,每亩葡萄年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带动农户年均增收3500元以上。

从道地药材的全链升级,到高原菌菇的远销海外,再到葡萄美酒享誉中外,迪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既是生态优势的精准转化,也是科技赋能的生动实践。如今的迪庆高原,药材绿、菌菇鲜、葡萄紫交相辉映。下一步,我州将以科技赋能特色、以生态守护优势、以产业带动增收,继续描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新图景。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

--> 2025-09-16 1 1 迪庆日报 content_53800.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