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雪域林间绿生金》
“我州特殊的高海拔气候为我们提供了发展反季节赤松茸的天然条件,市场销售更具优势。林下仿野生种植食用菌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口感更好,还能带动村民增收。我们采用‘林下腐土+桑枝、秸秆、稻壳混合底基’双层覆盖种植工艺,既保护林地生态,又实现了食用菌标准化种植。”说起林下种植的好处,公司负责人格茸农布如数家珍。据了解,公司今年在霞珠村试种了10亩赤松茸,目前已收获5茬3500公斤,用工235人次。
在维西县塔城镇,铺展在绿树丛林里的黑木耳也成为了村民致富的新路子,一排排整齐的黑木耳菌棒静卧林荫之下,一簇簇肥嫩的“小耳朵”挂满菌棒,预示着丰收的喜悦。维西县通过“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和药材种植,由维西倮贡雪山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农户提供菌包、技术指导、收购加工、产品销售等服务,形成了集种植、生产和加工为一体的发展模式。2024年,维西县推广种植林下黑木耳5778.11亩,预估产量86.67吨,总产值达1040.06万元,户均增收1.26万元。
依托丰富的林下食用菌资源,我州大力推进以“香格里拉松茸”为主的野生菌类产业发展,推动羊肚菌、黑木耳、香菇等林下仿野生种植食用菌扩面增产。出台《食用菌产业“3510”发展规划》,建立专家工作站,近3年林下仿野生种植食用菌面积达1.26万亩,培育相关经营主体59家,综合产值近5.2亿元,1.8万名群众参与采集、加工、经营,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生态康旅让青山变身幸福靠山
云极野奢半山酒店深藏于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老药山,皑皑雪峰、云雾缥缈,每个房间都与自然相融,坐在客厅里、躺在木床上,面朝玉龙雪山、背靠哈巴雪山、俯瞰金沙江,可以尽情观览雪山流云、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旅游博主慕名前来打卡探秘。“早上在森林草原中登山徒步,尽情吸氧。下午在山风中聆听鸟叫虫鸣、静坐冥想,这种亲近自然的体验太治愈了。”来自上海的游客李静说道。
进入暑期,香格里拉普达措景区迎来了一批批研学团队,他们在自然导师的讲述中认识普达措的一草一木,聆听大树的“心跳”、与松鼠“对话”,走进当地原始村落体验藏族民俗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了解其中蕴含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带领游客深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寻找“雪山精灵”,一起偶遇日照金山、在原始森林徒步、学习雪山保护知识、采摘野生菌、在山野中享受美食、生起篝火尽情跳舞高歌……这是我州推动森林景观有效利用的创新实践。
依托丰富的户外旅游资源,我州不断丰富登山徒步、科考研学、休闲度假、健康疗养、观鸟摄影等新业态,森林景观有效利用面积达50.67万亩。做精户外旅游,有效提升虎跳峡高路、阿布吉措等20余条知名户外运动线路规范化建设水平,精心策划举办特色赛事、推出林下自然科普研学活动,每年到我州参与徒步、登山、摄影等户外运动人次超600万,2024年,承接研学游159批次、接待1.37万人次。做精半山酒店,坚持“藏在山间、隐在林中、外观前卫、内部高端”标准,将半山酒店选址与自然深度融合,配套森林浴、瑜伽冥想、藏医药理疗等康养项目,配置全屋弥散式供氧系统,引入健康监测、慢病调理等专业服务,精致打造半山酒店。全州建成精品半山酒店17家,全年客房入住率达80%以上,沉浸式民宿生意火爆,松赞系列酒店、云极野奢半山酒店享誉世界,旺季一房难求,我州正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从牦牛漫步的高山牧场到菌菇、药材飘香的林下基地,再到游客如织的森林步道,我州用实践答出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共赢题,在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上,全州上下正以更实的产业举措描绘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崭新图景,谱写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CopyRight:迪庆日报社
所有内容为迪庆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
滇ICP备0900092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