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木碗文化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12-29 14:53:25

谬东凡所著《雪域西藏风情录》说:“情人般的木碗,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杯里头”。这首情歌很出名,既表现了热恋中的他(她)的矛盾心情,也生动地道出了恋人和木碗的关系。

藏民酷爱饮茶,也酷爱饮茶的茶具——木碗。稍有条件的家庭,都是人各一碗。父子不共碗,母女不共碗,兄弟不共碗,出外旅行,将木碗拭得干干净净,也有用舌头舔干净的,绸布包裹,揣在怀中。人到哪里,碗到哪里,人在碗在,形影不离。人死之后,还用木碗倒满茶酒供在遗体面前。不但普通人木碗随身带,达官显贵也不例外。旧西藏地方政府的各级官员,随身携带木碗,既是一种装饰,又是官阶大小的标志。俗官挂在腰边的餐具叫“贾赤布雪”。“贾赤”是流式切肉小刀。“布雪”是装在缎制套鞘里的木碗。每逢各种聚餐的场合,贵族们都毫不犹豫地拔出小刀切割大块的牦牛肉或绵羊肉,掏出木碗饮啜酥油茶或喝碎肉“土巴”。僧俗官员早晨处理政务,每人照例被赏赐三碗酥油茶。他们一边聆听训示,一边用木碗饮茶。

喝过茶,四品以上的官员还能得到一碗酥油红糖人参果米饭。官员们将它小心翼翼地装进木碗,再以绸布包裹严实,带回家当成宝贝一样与妻子女儿共尝。…… 旧西藏的铁匠、陶工、屠夫、猎户木碗更不能离身,因为在那个时代,他们被当做贱民、黑骨头、不可接触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他们都不能和别人共坐一张垫子,更不能在一个大厅里饮酒喝茶。如果没有自己的木碗,连茶也喝不到,饭也吃不上,只有挨饿。叫花子再穷,也有一只破木碗。他们沿门乞讨,或在街头坐等主人赏给食物和茶水。乞丐都是从怀里掏出木碗承接,决不用主人的碗吃喝,当然主人也不让他们这样吃喝。

根据洛克的记载,他在卡瓦格博转经路上的玛尼堆旁就看到了大量的木碗,用作对神山的奉献。可是,在藏区和蒙古族居住的地区,很少有繁茂的森林,更少见做木碗的各种优良木材。更何况,制作木碗的工艺显然来自文化相对发达的汉地。由高僧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所著的《贤者喜乐赡部注入洲明鉴》记叙到,国王(都松莽布支)得到茶叶以后说:“此种叶乃上等饮料,饮用它的器具,不能用以前有的玛瑙杯、金银等珍宝制作的瓢勺,需要找一种以前没有的器具。听说汉地的皇帝有一种叫做碗的器具,可派人前去要来”。于是,吐蕃派出使臣前往汉地,汉地皇帝说:“我们汉地与吐蕃双方多次交战和会盟,为吐蕃利益,我已历次送医药历算、种子、各种乐师,吐蕃并不记住我的恩德,因此不能将碗赠给吐蕃。若吐蕃自己有制作的用料。我可派遗一名制造碗筷的工匠前去”。

白茫雪山脚下的奔子栏具备了两个条件:其一,这里是金沙江古渡口,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是文化、技艺、物资的交融集散地。其二,白茫雪山丰富的森林资源,提供了制作木碗的优质材料。所以,奔子栏这个村子的名字就和木碗一起,传遍了所有用木碗的地方。

《雪域西藏风情录》还记载:西藏的木碗种类很多,价格差别极大。最好的木碗是“察牙”和“纳抛”。“察牙”分措那“察牙”和云南中甸“察牙”,这是谬东凡先生的失误,其实,藏民只说“奔子栏察牙。”“云南中甸”是谬先生想用较大的地名来替代奔子栏这个村名,以使不了解藏族的读者能从地图上知道大致的产地。但是,奔子栏的名声比中甸或德饮要大得多。其实,历史上藏区最好的木碗、普通家庭使用的木碗大多来自奔子栏和江对面的尼西上桥头。 (来源:云南旅游 )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