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牯牛湖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高岳山 发布时间:2023-05-11 09:31:31

牯牛降很大,有五个风景区,景点众多,我独爱牯牛湖。
牯牛湖在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观音堂景区的南面,顺着蜿蜒的山道游走,一汪湖水惊动了我的眸子。
透过树的罅隙,那醉人的靛蓝吸引我迫不及待奔赴。沿着栈道前行,有的树挤占空间,只能侧身而过;有的树横卧,只能低头弯腰屈膝,小心翼翼钻过。虽然给游客增加些困难,或者说让游客有些狼狈,但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和绿色环保理念——为树让路。踩着木板,发出“吱吱吱”的响声,与小溪里“哗啦啦”的溪水声,谱写了一首欢快的曲子。此是天籁,再高超的乐师用任何乐器演奏,都不能与之媲美。
这里是牯牛湖的源头,溪水潺潺,奔流不息。溪水有智慧,懂得借势发力,丰水期,漫过大石头,锉掉其棱角,有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枯水期,沿着最底层的水沟流淌。遇到坚硬的岩石,就在其上面凿一条沟,一丝一毫地凿,逐渐凿深凿宽。石头变得光滑,岩石变得平滑,收敛锋芒,温柔了多了,圆滑了多了。
水至清则无鱼,诚哉斯言。无鱼,却有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溪再次演绎了骆宾王《咏鹅》的诗意。溪水比池塘水更清澈,三只鹅摆了Pose,像是镌刻在玻璃上的画作,任由旅客拍照。“鹅,鹅,鹅。”有游客高声朗诵,鹅也相当配合,“鹅,鹅,鹅”地应和着,引逗得游客开怀大笑。这溪水里的鹅成精了,有了灵性。
过了小石桥,就是牯牛湖。白花花的水变得靛蓝。其一是来自天空的蓝色,倒映在河水上呈现蓝色,其二是白光(混合光)照射到河面之后,除去蓝色波段以外的其他光被吸收。(不知道百度的解释是否准确。)
湖西一隅,搭建一个舞台。笛声悦耳,歌声甜美,舞姿翩跹。这是草台班子,四五十岁女子再就业。虽不够专业,但山歌淳朴,舞蹈原生态,有别样的韵味和魅力。
牯牛湖狭长,几只游船在湖上荡呀荡。有鸭子形的、乌篷船形。年轻人特别是孩子们,大多倾向鸭形的,黄色的鸭在水面游弋,仿佛听到“嘎嘎嘎”的叫声。成年人则更喜欢乌篷船样式的,结构简单,船顶原色,大概有别于乌镇的游船吧。忽然发现还有一个竹筏,无人问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耳熟能详的旋律在耳畔回响。我拿着一竿长篙,对着湖堤用力,竹筏悠悠地离岸。可再一撑,竹筏原地打转,终究没有享受徐志摩先生在康河里那般浪漫。工作人员微笑着接过长篙,左划一下,右拨一下,竹筏向湖中行进。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长篙戳破蓝天,戳破白云,旋即又恢复如初。竹筏向上游撑,下游有瀑布,防止跌落下去。
牯牛湖原来是一座水库,在两山之间建筑弧形大坝蓄水。达到一定的库容,多余的水从大坝漫过。由于落差大,形成了瀑布比较壮观瑰丽。牯牛降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丰富,大演坑峡谷和小演坑峡谷给牯牛湖提供充足的水源。即使是干旱年头,牯牛湖从不枯竭,总有或多或少的水溢出。水量小,瀑布就轻薄,轻似梦,薄似纱,是女子遮面的珠帘,有小家碧玉的温柔。水量大,瀑布咆哮着,一叠牵着一叠,一叠催着一叠,是冲锋陷阵,所向披靡,有花木兰的豪迈。
七拐八绕,到达瀑布的对面。山崖下有几十米长的浮桥,悬在崖壁间。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荡着秋千,所有的疲惫被甩落。也许出于安全考虑,只能想象和观瞻。迈步到廊桥小憩,看湍急的瀑流向仙女潭和黑龙潭进发。
到七仙洞的路崎岖陡峭,有的路段直上直下,只有借助路边的铁链,才能上去。有一对母女艰难地攀爬,母亲脸上的汗珠滴落,有些怨言:“花钱买罪受呀!”女儿巧妙化解,答曰:“受罪也是财富,累并快乐着呢!”母亲扑哧一笑,颔首称是。走到一处观光平台,远处的大历山、骆驼峰、小历山,一峰比一峰高,峰高入云。母亲遥指脱口而出:“无限风光在险峰!”女儿打趣道:“那三座山海拔千米以上,虽无缘攀登,但都倒映在湖中,湖中乾坤大呀!”
七仙洞高踞湖面,像是悬空的航天舱。洞口高旷,二三米高,大把大把的阳光泄入;洞穴幽深,窄处,仅容一人通过;低处,须弯腰撅着屁股,肥胖者还要吸气让肚子瘪下来;洞里本无路,是后人凿出台阶。洞内有洞,深不见底,估计是仙女们的卧室。洞内独特的U形构造,空气流通,清新,凉爽,是绝佳的好住处,也只有天上的仙女才有如此眼光选中。传说牯牛降是牯牛降落于此,也许这头牛就是牛郎放牧的那头老牛。再驰骋思绪,是牛郎偷看了七仙女洗澡,成就一段姻缘。仙女远去,空留仙洞于此。牯牛念旧,依然看守此洞,等待牛郎织女相会,痴心不改。不同的人对传说有不同的解读,就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样。
绕湖一周,找了个邻水的地方,洗洗手,洗洗胳膊,洗洗脸,沾沾牯牛湖的仙气。这水熨帖心扉,舒爽极了。

责任编辑:卓玛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