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优化社会治理主体格局
积极引导多元社会主体合作共治,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包括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参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各自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使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形成社会治理整体合力。强化政府研判社会发展趋势、编制社会发展专项规划、制订社会政策法规和统筹社会治理方面的制度性设计、全局性事项管理等职能,发挥好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坚持系统治理,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治理,全面实施“4+1”工作方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治理方式从单纯行政管控向注重法治保障转变。坚持综合治理,实现社会治理手段从单一向行政、法律、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综合并用转变,特别要注重诚信建设,规范社会行为。坚持民主治理,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坚持源头治理,预防为先,动态治理,实现治理环节前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
三、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着力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安防控。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食品生产、流通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健全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主动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健全网上网下管理体系,维护公共利益和网络信息安全。继续加强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危险品以及交通管理,强化检查,消除隐患,预防和减少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切实加强火灾防控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全州公共消防安全能力和水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消防工作与全州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协调发展,消防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消防监督管理机制基本符合州情实际需要,覆盖城乡的火灾防控和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基本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全面有效落实,公民消防安全素质普遍提高,公共消防设施逐步达标,消防安全治理创新发展,社会火灾防控能力显著提升,较大以上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火灾形势总体平稳。切实将各种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进行联动,在社会治理的实践过程中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
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和信用标准体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全局,选择重点领域和典型地区开展信用建设示范。通过努力,实现以法律、法规、标准和契约为依据,以健全信用信息管理制度、信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和覆盖全社会的信用系统为基础,以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价格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重点,以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地方信用建设和培育规范信用服务市场发展为支撑,以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为目的的诚信体系,按照“褒扬诚信,惩戒失信;部门联动,社会协同;依法依规,保护权益;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的原则,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使诚实守信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规范,提高全州诚信水平。
五、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全面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组织体系,规范工作程序,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教育办法,不断提高矫正质量。继续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规范管理,落实帮教措施,防止脱管漏管。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发动和组织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力量,重点加强对闲散青少年、流浪儿童、吸毒和服刑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继续组织开展学校周边地区治安整治,加强网吧、娱乐场所、文化市场的治安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广泛深入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无毒乡镇”活动,总结经验,完善戒毒社会帮教机制,努力减少复吸率,遏制涉毒违法犯罪的蔓延势头。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健全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创新基层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