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迪庆州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111人和65匹骡马,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雪山两座,行程250公里,历时14天,清理外转环线上的生活垃圾120吨,使这一跨越滇藏两地极具生态和人文景观的朝圣、旅游线路的环保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德钦县委、县政府和西藏毗邻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这已是自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以来的第8次大规模外转环线垃圾集中清理行动,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多方筹措资金56万元用于此次垃圾集中清理的人员、骡马以及生活等支出。与去年梅里雪山“本命年”相比,今年沿途的客栈少了许多,这给清理队员增加了生活保障难度,清理队员自带帐篷、行李、炊具就地自行解决食宿问题。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既是香格里拉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云南旅游的皇冠,宗教文化与人文景观的特殊性,使梅里雪山在藏民族与国内外观光朝圣客的心目中充满了特殊性与神秘性,其具有的独特的民族宗教文化区域影响大,每年前来朝觐外转梅里雪山的香客络绎不绝,随着知名度的提高,不仅是藏民族的香客,就连来自内地北京、上海及广东的驴友也呈现梯级增长,海外的游客也逐年增多,香客们虔诚行愿劳身苦力、游客们饱览壮美景色,各得其所,梅里雪山外转经路线正成为越来越热闹的探险朝圣之旅。蜂拥的人群所带来的生活垃圾一路抛洒在梅里雪山周边的苍松翠柏之下,高寒草甸、干热河谷之间,从云南德钦境内绵延至西藏的察隅、左贡县,200余公里的外转线路成为三不管的垃圾污染带。“有的地带,垃圾多到根本没地方支帐篷宿营”。 从海拔1000千多米的干热河谷,到4000多米的雪山垭口,随着逐年增多的香客、游客,随之而来的不可降解生活垃圾也日益暴增,通过8年不间断的由迪庆州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主导下的囊括云南迪庆州德钦县、西藏林芝市察隅县、昌都地区左贡县之间的环线协调机制,已实现了村民自发、政府支持的外转环线生活垃圾定期、不定期清理机制,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管护成本高昂的梅里雪山外转环线的旅游环境、环保理念的确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迪庆州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倡导下,在外转环线德钦境内的云岭乡查里桶村永玖村民小组实现了由36户人家分6组定期清理10余公里人马驿道上的垃圾的社区共管模式,此外在永玖村民小组停车步行点,州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筹措资金23万扩建停车场、新建厕所以及垃圾处理池,对于改善香客、游客出行条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外,迪庆州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还对外转圣地德钦县阿东鸡仙洞投资10万元用于环保、清理回收垃圾等生态行业。在此次公益行动中众多的企业、社会人士也纷纷参与,香格里拉市神川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捐赠了3万元。在此次行动中,迪庆州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试点开展风景名胜区准运机制,批准6户经营户,此项制度将于2017年全面铺开,进而杜绝违法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实现外转环线旅游服务业的规范发展。
垃圾清理队既是行动队更是宣传员,沿途所到之处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把工作做到省外,在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阿丙村民小组召开村民大会宣讲环保理念,就如何做好外转环线的生活垃圾清理、维护好洁净的旅游线路进行了广泛动员,阿丙村也派出45名青壮劳力参与境内环线的垃圾清理工作,在外转环线的尾段德钦县佛山乡也派出了100名民兵参与境内的垃圾清理工作。此次行动较好地清理了外转环线的垃圾,树立了人人重视环保的理念,也达成了外转环线生态保护人人参与、共同维护的初衷。
迪庆州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人也坦言,通过历年不间断的生活垃圾集中清理行动,也增强了周边村民的自发清理垃圾维护环梅里雪山脆弱的生态系统的意识,生活垃圾也较去往年少了不少,但如何建立长远的区域联动协调机制,有必要引起滇藏各方党委、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重视,从而实现环梅里雪山大区域生态良好、旅游增收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