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旅游生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信息
 
标题导航
  2016年11月1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李忠元
杨翠海 摄

去年五一前夕,应故事会杂志社之邀去上海参加17期研讨班,第一次去南方旅行观光,沿途景色目不暇接,高楼林立尽显繁荣气象,我这井底之蛙感触还是颇多的。

坐在火车上,一站一站,虽然是走马观花,却仍旧触景生情。

山海关是一道神奇的屏障,关里关外两重天,关内绿树如茵,鲜花绽放。关外?关外的嫩芽还在泛青的枝头悄悄萌动呢。

出发时,我所在的小城还是恻恻轻寒剪剪风,仿佛冬天还赖着不走似的,街上的男男女女仍旧捂得厚厚的,山上的积雪在背阴坡还顽强地抵抗着春风的施虐,一堆一堆,好像摆在售楼处大厅里的沙盘,精美异常,而又错落有致。

雪是冬天的讯号。有雪证明冬天还未走远。

在这种情况下,我还是扛着风寒,减下了很多衣物,只穿了一件小衫和夹克上路了。不过,早晨天气转暖,天气预报说,最高气温十三度,阳光照在身上,也是暖暖的,没感觉到冷。

上了车就是卧铺,即使是晚上也不用怕冷的。坐在车上,我开始眺望窗外,一直醉心于欣赏窗外的美景。

山海关过后,就是河北和山东地界,路旁的田野满目的苍翠,一片接一片的是绿色的麦田,挤得房前屋后,到处都是。

我对麦田有一种亲近感,望着青青的麦苗,记忆就恍恍惚惚回到了童年。很小的时候,我生活在农村,田地里就种植着一块一块的麦子。麦子在北方是早庄稼,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清明一到,麦子下种,几天过后,田地里就会长出一垄垄绿油油的麦苗了。那时的家乡还是个鸟语花香的世界,麦苗茁壮成长起来,地是绿色的,天是蓝色的,一些如鹅卵子、麻雀子的古怪名字的鸟飞翔在悠悠的白云底下,烂漫而又灵动。

我常常领着家养的那只黑狗,穿行在一条条垄沟沟里,一边挖野菜,一边找寻鹅卵子的窝,掏鸟蛋,成绩虽小,但兴趣盎然。

最美是关于童年的记忆。每次回忆过去,都如同亲历,让我仿佛重新捡拾回来一颗浪漫童心,在心头漾起无限甜蜜和温馨。

车到江苏,田里还盛开着菜花,嫩嫩的、黄黄的一片,一眼望去,感觉很暖人心。虽然过了看菜花的最好时机,但对于一直囚居北方的我,也是一次视觉盛宴吧!

到上海时,天色渐晚,天上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坐上地铁,平平稳稳的,已经感觉不到什么风雨波折,马上到新词大酒店了,虽然面对的是一座陌生的城市,但也像倦鸟归巢一样,心里觉得安稳了许多。

因为下着雨,上海的温度并不高,穿着夹克、小衫正合适。上海给足了我面子,接我的是冷空大师。没想到冷空能来接我,他博学多才,做外贸的,是个俄语翻译,曾在俄罗斯生活两年。他的谈吐幽默风趣,故事写的很棒,诙谐中更见深度,是我到上海印象最深的一个,也是我学习的典范。

报到日,上海拨云见日,城市更显得干净而清新。会址安亭虽然只是上海城郊一个小镇,却也高楼林立,如同北方的一个地级城市。

为期两天的培训,社长何承伟、副社长夏一鸣和编辑们轮流讲课,主要是写作和投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听着编辑老师的讲课,我很有感触,能来上海,也和自己转型有关。我早先在政府做秘书,是一个“笔杆子”,后来下海,做了十来年的小生意,“捕鱼摸虾”的,没捞着什么大钱。一晃十年,没想到,我又重新开始写作。原来写的主要是领导讲话、新闻报道,当然稿子也上过国家级报纸,省报的头版头条也常上,偶尔也写点小散文,或者诗歌。但小小说还没写过,写小小说对于2010年的我还是有挑战性的。可我还是一路闯关,三年的时间啃下了这块骨头,如今我已能操控自如,将小小说写得风生水起了。但,小小说要说爱你不容易,小小说的思维活跃,但发展脚步却太慢。国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多年了,文学却不知为什么,还是止步不前,和这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不搭界,没有接上轨。文人不能养家成了文学界无奈的话题,一个新手能成才,首先要冲破家庭和社会的重重阻碍和白眼,坚守这块阵地都很不容易,实现飞跃更难。小小说那可怜的一点稿费,更是让人无法言说。而从小小说到故事的转型,对于我,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虽然半年时间,我已有十几篇作品问世,但要写出一篇实实在在的精品却很难。

转型是种挑战,只有转型才能是塑造全新的自我,实现心中的梦想。结果我不在乎,因为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开始游上海了,主要路线是世博园、豫园和外滩。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繁华可想而知。真没想到,我这个恐高症,竟然登上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100层高楼,474米的高度啊!没上去之前,我还和同伴们一半正经,一半开玩笑地说,体格健壮的,站在我身后,看我有危机马上楸住我。没想到,上得高楼,我只是不敢往边上靠,倒没有天旋地转的感觉。同伴中李潮乾倒是腿肚子转筋了,整个一条腿抖个不停,鹿少爷则干脆蹲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可以说,来上海,我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生活中有很多精彩,但我们要的并不是精彩本身,而在于享受探求精彩境界的过程。旅游观光是这样,生活写作更是如此,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信息
   第4版:民族文化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休假期间,到乡下撒撒欢儿
云南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