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热传一件事:某先生接到170自称银行专员的电话后,心知是骗子便跟骗子逗乐,不料骗子能准确报出某先生的姓名以及卡号,并冒充银行官方号码连发几条“服务短信”,表示某先生的卡被盗刷了两笔,一笔三百多,一笔五千多元。某先生自知骗子伎俩繁多,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传播手机木马、攻击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各种非法渠道得到他的手机号码和卡号,因而并没有真的相信,结果骗子居然又称帮他做拦截,并且第一笔三百多元已经拦截成功,让某先生查查账户。某先生自查后发现卡里消失了三百多元,然后在骗子“拦截”后,又回到了他的账户!
某先生动摇了,立马要求骗子继续帮助拦截另一笔大金额的“盗刷”,随即又拨通银行卡背面的服务热线。银行客服人员敏锐地觉察到这不过是骗子的障眼法,急忙告知某先生,骗子很可能借所谓“拦截”之名,要求某先生提供短信动态验证码!而得到短信验证码以后,骗子实际上却是在利用某先生的信用卡完成一笔交易!果不其然,正在操作“拦截”的骗子,告知某先生,因为“盗刷”金额超过三千元,必须提供验证码才能完成拦截。
乍一看,这个骗局似乎非常“高端”。其实,只要稍微冷静想一想,关键点还是在于短信动态验证码!现在网络之发达、各种网购、快递、会员活动留下的个人资料之繁多,使得个人姓名、手机号码已近乎于公开的社会信息,骗子们通过不法渠道获得个人基本信息已不是难事。但是,不论骗子是拨打电话还是发送信息,即使他们能准确报出你的姓名,编造各种业务办理需求、调整额度需求、积分兑换需求等,不论是制造恐慌还是利益诱惑,最终还是归结到一点:那就是索要短信动态验证码!因为,只要没有你的短信验证码,他就无法动你卡里一分钱!所以,转发、告知他人你的短信验证码,就跟告诉他人您的信用卡密码一模一样。
另外,前文提到的某先生,明知来电者是骗子,却还是差点被骗子一步步制造的恐慌情绪所蒙蔽。其实只要仔细看一眼短信,就会发现动态码是用于支付业务的,根本不是骗子所说的拦截交易!!!银行发来的短信,一定要看清业务类型!
温馨提示:
接到170、171开头号码段的电话或短信时,请详细辨认内容的真伪,不要点击链接!短信动态验证码等同于交易支付密码,无论何时、办理何种业务都绝不告诉他人短信动态验证码! (建设银行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