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吉祥春来早,三江腹地满眼春。离鸡年春节还有7天,维西县城就实施车辆限时通行,比往年足足早了2天。走进维西县城年货街,扑面而来的是欢欢喜喜迎新春的喜人场景。
穿过人流,记者来到新街糯山药摊位,只见一位带着昆明口音的顾客在讨价还价:“我买100斤,能不能便宜点!”“不能便宜了,今年就是这个价!”卖糯山药的中年妇女回答说。过称、付钱、装箱,客人按照中年妇女的价格卖走了100斤糯山药。
今年,维西糯山药价格每市斤比往年上涨了2元,但销量依然很好。这位中年妇女两天就卖了6000多斤。今年春节前夕,维西年货街卖糯山药的摊位大概有40个,生意不错。除了山药外,维西县城附近村子种植的百合、牛蒡子根等特色农产品价格上涨10%左右,但销售都比往年增加了不少。
在年货街,记者见到了维登乡妥洛村致富带头人杨亚辉,他边招呼顾客边对记者说:“我们村的‘吉玛洛爪土鸡’很好卖,两天就卖了620只。”杨亚辉与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签订了生产、销售合同。他按照合同收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手中的土鸡,然后运到维西县城年货街卖。尽管他卖的土鸡价格比从大理等地运来的鸡要高出一倍多,但消费者就是不嫌贵,争相购买。
在年货街,记者见到李玉珍老人。她边付钱边对记者说:“我和往年一样到李大妈这里买黍子粑粑、燕麦馒头、天习米粑粑寄给在昆明工作的女儿。这些土特产品在昆明买不到。”李大妈是永春乡三家村坪子村民小组人,坪子村民小组离维西县城三公里左右,平时常在维西县城农贸市场卖黍子粑粑等土特产品,家里有一个土特产品作坊,平时雇佣3名小工,到了年关生意很好,她的作坊雇佣了6个人。李大妈说:“我4天时间,毛收入达4800多元。”生意好做,李大妈家的日子也就越来越宽裕了,家中有了小汽车和用于运输的小型载重汽车。除了李大妈外,在维西县城卖黍子粑粑等土特产的摊位有9家。
在小平街,一位中年汉子和他的妻子正忙着给客人称鱼。“25元一斤,不能少了。”中年汉子说。尽管他的鱼比从大理等地运来的价格高出两倍多,但依然不愁卖不出去。这位中年汉子是保和镇拉河柱村人,养生态鱼是他的主业。他告诉记者,四天时间,他卖了460多斤生态鱼。在维西县城年货街,像这位中年汉子一样的卖鱼摊位有12个,生意都不错。
买鲜花点缀新春,是今年维西年货街的一大亮点。位于杆香村的鲜花店人头攒动。“与往年相比,今年买鲜花的人增加了不少。”长期从事鲜花销售的小赵告诉记者,“四天来,我们店销售收入达16000多元。”除了小赵家的鲜花店外,维西县城其它3家鲜花店的生意都比往年好得多。
爆竹声中一岁除,燃放烟花爆竹仍然是维西的年俗。年货街烟花爆竹专卖店前挤满了人。“我买了1200元的烟花爆竹,春节好好乐一乐。”小蜂是中路乡腊八山人,在江苏省南京市的一家电子厂工作3年了,吃住厂里提供,每月平均工资4300元。20日至25日,烟花爆竹专卖店日均销售量11万元。
像小蜂一样,维西外出务工的7000多青年带着一年的收获,脚步匆匆回家过年,维西县城年货街是他们歇脚的第一站,更是购买年货的最佳场所。
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维西县城车辆不能通行,“快递哥”只能利用限制通行以外的时间送快递。 “我从网上购买了轿车坐垫套子,花了1289元,我们家打算今年春节到西双版纳旅游。”刚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说。记者了解到,今年网上卖年货的人比往年增加了许多,尤其中青年,80%以上的日常生活用品都上网购买了,维西县城卖衣物等日杂百货的摊子生意冷清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