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指的是民国以前建村的古村落,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传统村落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语言服饰、人文屋舍等成为现代快速发展时代中别具一格的存在形式。
穿行于深山里的村寨,炊烟袅袅,在蓝天的映衬下,村寨与周围的雪山、森林相映生辉,总会发现这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村寨,它们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与优美的风景为伴,与蓝天、白云为舞。这些村寨犹如一颗颗闪耀的明珠镶嵌在迪庆大地,散播在高山峡谷、草原之间。今天,带您走进古传统村落——格咱乡木鲁村,领略这里独特的人文风光。
格咱乡木鲁村,位于巴拉格宗东面,海拔2700米,四面环山,环境宜人,自古以来,村民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静静的在神山脚下延续传统至今。以前,由于县城到村里的交通不便,村民一直保持着淳朴的生活方式,这里是香格里拉不为人知的最美传统村落。据村里的老人介绍很久以前村里有17户纳西人家,木鲁就是纳西语“牧放牦牛的地方”。延续至今,现在村里居住着近100多户的藏族人家,语言服饰、饮食习惯、婚嫁葬丧、民风民俗等一直保留着古老的藏族原生态习俗。
每逢节日,村民们盛装打扮,穿上色彩艳丽的传统民族服饰,在村民敬仰的神山脚下,伴随悦耳的山歌踏着传统的锅庄欢度佳节,村民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热爱融入山歌中,一句句歌声、一段段舞姿,折射出村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情豪迈的民族特征。村民最引以为豪的莫过于传统的编织习俗,村里的妇女们每到下午时分,三五成群的纺织起腰带、百褶服等传统服饰,在妇女们灵活的巧手中,飞舞的彩线不出一个月就能编织成色彩斑斓的服饰。纺织好的服饰看上去大同小异,其实大有不同,每件服饰根据不同的纺织技术、不同的纺织方式,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独特风格,逢年过节,纺织好的服饰“闪亮登场”,成为一道艳丽的服装“比拼盛宴”。
来到这里的外人都会被当地的各种传说所吸引,这里的每座高山、每条河流、每处森林都有它的传说与名字,村里的人们也赋予它们神的名义,各种各样的传说把每座山、每条河联系在一起,传说口口相传,延续至今。
木鲁村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记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民族地域特色。同时,它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智慧的结晶,是一种记忆,凝聚着乡愁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