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余丽芹) 2月 24日,州委常委、副州长李燕兰在全州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要求,围绕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主题,以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和权益保障制度为主线,促进残疾人脱贫解困和就业创业,着力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预防和减少残疾发生,不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努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与全州人民一道共建共享小康社会。
李燕兰充分肯定“十二五”全州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绩。她说,“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残疾人工作的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全州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残疾人民生福祉明显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范围更加广泛,残疾人事业的影响力大幅提升,残疾人获得感明显增强,整体发展状况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李燕兰指出,“十三五”时期,全州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将农村贫困残疾人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范围,强化分类施策、精准帮扶,政策、项目、资金向贫困残疾人倾斜。加强实用技术培训,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至少参与一项养殖或种植、设施农业等增收项目。加大“助盲脱贫”力度,积极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使残疾人及其家庭实现增收脱贫。依托“农村电商”等项目,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扶贫开发平台。不断提升保障水平,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基础。将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切实解决残疾人兜底保障问题。不断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制度,着力解决残疾人因残疾产生的额外生活支出和长期照护支出等困难。落实贫困和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险缴费资助政策,确保残疾人普遍加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建立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实现残疾人与儿童、老年人护理照料服务体系的衔接和资源共享。坚持普惠和特惠相结合,逐步提高残疾人基本生活、康复护理、社会保险缴费资助等保障标准,筑牢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平台,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开办好特殊教育,统筹用好特殊教育专项资金,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益。积极创造无障碍环境,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依法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加大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信访案件协调督办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强化残疾预防和康复措施,使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以贯彻落实《云南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防控网络,不断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与能力。进一步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和体育技能训练,促进残疾人就业和创业。
李燕兰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工作纳入发展大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涉及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和残疾人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各级残工委要进一步健全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健全常态化的部门沟通协调机制,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和工作效率。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扶残助残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融合”的现代文明理念,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政策、重点工作及助残爱残和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