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旅游生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信息
 
标题导航
  2017年3月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舌尖上的藏历年 总有一款是你的最爱

通常人们一提起过年,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美食。在儿时的记忆中,“年”和“吃”总是分不开的。总有一种味道藏在记忆深处,只要一口,幸福感就油然而生,那就是“年的味道”。在2017藏历新年之际,我们特地盘点了一下藏区各地在藏历年期间必不可少的传统美食,看看是否会勾起你的味蕾,勾起你对家乡的眷恋,童年的回忆。

古 突

在藏历二十九,每家都要吃上一顿面疙瘩。在藏语里,“古”即九,“突”即面疙瘩,“古突”也就是由9种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面疙瘩。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就是新年的团圆饭。家庭主妇在做“古突”时,还要故意包上一些东西,以测试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比如吃到瓷片说明好吃懒做,吃到辣椒说明嘴巴不饶人,吃到肉说明敬老爱幼,吃到牛粪表示经常有好运气。还有石头代表心狠、羊毛代表心软、木炭代表心黑、硬币预示财运亨通等等。无论谁吃到什么样的面疙瘩,都要当众吐出来,往往引起哄堂大笑。

羌古

在藏历初一的清晨,女主人会提来新年的第一桶水,给全家人吃过“羌古”。羌古是用青稞酒加上奶渣、人参果、红糖拌好后,再加上糌粑,均匀后煮成。吃过羌古后,一家人按辈序坐好,然后喝酥油茶。新的一年就这么开始了。

卓玛折赛

吃“卓玛折赛”,又叫“吉祥饭”,是由米饭和人参果、酥油、白糖拌在一起,再由全家最大的孩子捧来“卓索其玛”(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和人参果的斗,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制作的彩花板)敬大家。吃的时候会抓上几粒向天上撒去,表示祭神,然后抓一点送进自己嘴里,同时说些祝福的话语。

香寨

在一些地方,藏历新年的大年初一的晚餐会吃“香寨”,这是用酥油炒熟牛羊肉块,加上热酥油拌好的咖喱、熟土豆块一起煮,连汁一块放在饭上一起吃。在饭后,大家就会互相敬青稞酒、喝酥油茶或者甜茶,吃油炸果子。

手工长面

藏历大年初一,一些地方的藏族人喜爱吃长面。做长面有两个最重要的环节:一是讲究熬汤。二是讲究拉面。先将面和好,发面适度,拉时凭手的感觉,讲究搓、拉、挞、甩、抖等动作。揪了一团发好的面,在桌上几搓,两手悬空拉数次,穿花似的不断交换,眨眼功夫,一把银丝的长面便制成了。再掐断面头往沸锅里一甩,煮2至3分钟后捞起在凉开水盆里一过,倒进碗里,添上面汤,可算是西藏的风味快餐了。

卡赛,又叫炸果子

“卡赛”是藏历新年必备年货,是一种酥油炸成的面食,是用小麦面粉、酥油、盐等原料揉成面团,再擀制、切割、捏制成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后,涂上颜料,经油炸而制成的一种面点。有的还会加入白糖、奶粉、天然颜色等原料,是过藏历新年期间招待客人、供奉神案的必需品。卡赛的品种花色常常成为女主人勤劳、智慧和热情的象征。

炸花茹

炸花茹也是卡赛的一种,不同的地区叫法不同。通过捏、切、搓、拼、挤、夹、压、盘、叠等各种手法,制作出蝴蝶、花草、动物、吉祥物等造型。花茹种类繁多,作用也各有不同,荷花形花茹常用来祭祀祖先和神明,七瓣花、蝴蝶等造型的花茹则用来款待宾客。炸制“花茹”这天,亲朋好友都会来帮忙,家里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炸好的花茹,首先要用来敬神祭祖,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还有一种传统说法,就是从制作过程中可以看出来年的运势。制作的花茹颜色越艳丽、造型越完美,口感越酥脆,那么来年就一定会一帆风顺。

介绍了这么多,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呢?其实,现在随着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像卡赛、长面、香寨等在平日里也都可以吃到,而古突、羌古、卓玛折赛则更加注重过年的仪式感。说到底,在大伙儿心中,过藏历年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够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过年,没有什么比这更加幸福的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信息
   第4版:民族文化
舌尖上的藏历年 总有一款是你的最爱
藏历年“老味”添“新意”
藏历新年冬游西藏
尽享文化饕餮盛宴
南京藏族同胞喜迎藏历新年
与藏族同胞共庆藏历新年
“老西藏”来首博过藏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