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我发现可以循借文字,慢慢找到内心的光亮,很多事情都可以从容地接受,就连行走也变得坦然起来。在我过去30多年的人生里,行走已然成为一种习惯,而内心也渐渐变得沉静。 ——题记
感悟之间觅得失
边行走,边感悟,一颗浮躁的心渐渐沉潜下来。那山、那水、那人,穿越尘封的岁月,漫步笔端。豪放是外放的风骨,忧伤才是内敛的精魂。钟声响起,源自心灵深处的感动和陪伴,滋长为最长情的告白。
继续沿叶枝下行,清晨的澜沧江像娇羞的少女,被一层薄雾笼罩着。江水在被当地人称作岔江的地方分成两半,透过雾霭,那片王氏土司曾经的避暑山庄仿佛若隐若现。江水在这一段惬意地缓缓流淌着。
继续往下走,新塘人家传来了阵阵犬吠声,早晨的炊烟和江上的雾霭连成一片,来自田野的绿意像要冲破层层雾霭,努力地蔓延着。
行至“响水”时,耳畔间传来阵阵咆哮,原本温顺的江水在此时因为地势变得狭窄而汹涌起来,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小虎跳峡”,站在路边也能欣赏到浪花撞击山石,四散飞溅的壮观景象,阵阵风吹过,仿佛老虎刚跳过去,还把威风凛凛的长啸留在涧底。
在麻栗坪这个小小的村庄里,张姓人家是远近出名的能人,男男女女都精于商道,曾经用一杆小小的铁秤,称出了万贯家业。因为与张家小女熟识,我们在张家小憩了片刻,本地出产的桔子和麦芽糖撑满了我们的行囊。
告别张家,我们沿盘山公路前行,寿国寺僧侣早课的诵经声远远传来。我们怀着虔诚的心,在寺里慢慢行走,领略这座古刹的灵性与威严。
康普寿国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始建,历时5年建成,为红教喇嘛寺院,清乾隆十年(1745年)被焚毁,后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迁至现址重建,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寿国寺的建造,据说是康普女千总禾娘积极捐资而成,后来就成为滇西北藏传佛教噶举派十三大寺院之一。
寿国寺历史悠久,建筑群规模宏大,工艺精湛,壁画内容融释、道、儒为一体,是汉、藏、白等民族建筑艺术和多种信仰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同时也是滇西北特殊政教制度的实物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康普寿国寺内现保存有大量珍贵的壁画,内容涉及观音、天王、罗汉、地狱黑神、天龙八部及花鸟动物等密宗题材。这些壁画构图严谨、色彩艳丽、用笔流畅,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寿国寺先后于1989年被维西县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州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寿国寺仍在继续维修当中,相信不久之后,寿国寺定能重现它往日的辉煌。
回到麻栗坪,沿着二级路继续前行,听当地人介绍:附近嘎啦石的石膏在维西很有名,“要想出好豆腐,必须用康普石膏”。由此可见,石膏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嘎啦石的麦芽白糖也很出名。我们约定,在紫薇花开时,一定去品尝嘎啦石的豆腐和白糖。
我们在康普老街闲逛时,发觉这里做生意的、开店铺的大都是本地人。和老大、朱三哥、喃二爷,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烁着商人的精明。听长辈们说,以前,康普的村寨在江边的不多,群众大都居住在山区,物资也极其困乏,所以刚开始时,当地人大都以靠收购药材等本地土产为生,渐渐发展成商号,各立营生。
我们在康普上村的喃家土司大院遗址里,隐约看到四合院曾经的辉煌。听七旬老人用平淡无奇的口吻诉说他们曾经翻越碧罗雪山的神奇经历,被大雪冻坏而截掉的手指仿佛在告诉我们当年曾经过的艰难险阻。
差不多十年前,我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工作人员去到康普乡普乐村米腰村民小组,参加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保护区社区环境保护试点项目启动仪式。
汽车一直沿着普乐河行驶了8公里后就停下了,一行人只能步行前往,山路崎岖,沿着仅供牛马行走的小道一直往上攀爬,大约16公里后才到达米腰村民小组。这里好似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一切与现代化沾边的都几乎见不到,居住在这里的傈僳族群众靠国家救助补贴家用。但这里的人与自然分外和谐,维西境内面积最大的连片珙桐林就在这里。这里的山很绿,水也特别清,偶尔飘来的傈僳族小调好似天籁之声,这里的人只要摘下一片树叶就能吹奏出动人的曲调。
之所以启动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有效减少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消耗,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实施该项目,切实改善村民的能源结构,改火塘为节柴炉,每户每年可节约薪柴6立方米,全村相当于减少森林砍伐面积73亩。基金会为村民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建起了桔梗、木香等中药材苗圃,成立中草药种植协会,举办培训班,提高村民中草药种植技术。通过这些方式,提高村民自我发展能力,以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
对米腰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片珙桐林,微风轻拂,珙桐花儿就像洁白的鸽子,张开双翼,展翅飞翔。那大片的珙桐林啊,就好似成千上万只飞翔的白鸽,伴着山间的淙淙溪流和声声鸟鸣,在梦里,那里就是人间仙境。
一晃十年过去了,米腰的公路修通了吗?那里的人还在吹奏着古老的曲调吗?珙桐林的面积又增加了吧!我还是很想再次去米腰,看看那些勤劳朴实的乡亲们。
沙坝的黄焖炒鸡也是康普一绝。在距离县城70多公里的沙坝饭店里,店主人就以一盘黄焖炒鸡,让这个小小的饭店每天客源不断。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黄焖炒鸡配上自家腌制的大蒜、泡菜和一盘香煎干辣椒,一盆青菜汤,荤素搭配,营养可口。
据历史记载,康普在县内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明中叶后,丽江木氏知府进军“你那”各地,委派麾下禾氏为管军,统管今县境之地。清雍正五年改土归流,禾娘获封世袭女千总一职。有名的女千总衙门仍设在康普,今尚有遗址可寻。嘉庆年间以恒乍棚为首的傈僳族农民大起义,曾在康普设置过起义军的大本营。
我与康普,就好似前世的情人,一次次的回眸,都只是擦肩而过。如果可以,我愿意成为寿国寺的那盏酥油灯,用微光照亮寂静的夜晚。我也愿意是珙桐林里张开翅膀的白鸽,飞舞在蓝天白云间。我还愿意是千总衙门前的那只石狮,翘首等待着我的爱人。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