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朴雅致的白族民居、清新舒适的度假海景房……近年来,环洱海的客栈民宿,已成了云南大理鲜明的旅游特色标志。不过,缘于一场治污行动,洱海边近2000家客栈餐馆,将在一段时间内退出人们的视野。
环湖客栈餐馆一律停业
3月31日,大理市发布了《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宣布划定核心区。要求在4月10日前,包括核心区以及核心区划定红线经过的洱海环湖自然村,所有相关餐饮、客栈经营户一律自行暂停营业,接受经营证照、环保等核查。
4月10日,在洱海边的村间小道,记者看到很多客栈门口贴着停业告示。见到客人,员工或店主客气地提醒:“不好意思,我们暂停营业了。”
一改往日喧嚣的车流和穿梭的游客,一路上,除了随处可见的“保护洱海”“抢救洱海”宣传标语外,许多路段被围挡起来,开展环湖截污工程施工的机械隆隆作响。
“抢救式”保护迫在眉睫
作为一个旅游热点城市,把近2000家客栈餐馆叫停,地方政府整治的决心可见一斑。
据有关权威调查,2016年,洱海流域污染负荷排放总量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50%以上。在各种主要污染来源中,餐饮、客栈服务业带来的污染是增长最快的。
大理市洱海环湖截污工程还在建设。原有村落和一些餐饮客栈的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十分有限,特别是核心区,排出的污水、中水对洱海的污染最为直接。面对洱海保护治理的严峻形势,对餐饮客栈服务业的规范整治势在必行。
客栈将“总量控制只减不增”
对于整治行动,一些人担忧以后洱海是不是再无“海景房”了?
大理市一位政府官员介绍,核心区内按照“总量控制、只减不增”的原则,已暂停餐饮、客栈等经营性场所审批,并禁止新建除环保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但对现有客栈餐馆并不是要管“死”,而是通过规范,引导完善相关经营条件,进而实现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