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的变化真大,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定很幸福。”“我走南闯北去过多座城市,香格里拉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十几年前,这儿的马路和周边环境脏乱不堪,可现在,街道干净、整洁、宽敞、漂亮。昨天我到古城逛了一圈,古色古色的房屋,路面全是大理石铺成的,真是别致而富有韵味。”4月12日,在香格里拉市坛城广场文博中心前,两位来自山东的游客一边拍照一边说。
游客对香格里拉的城市建设印象深刻、感叹不已,本地群众更是对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感慨万千。
今年93岁高龄的解福秀告诉记者,自出生到现在,她一直在香格里拉生活,60年前的香格里拉城区从东到西仅有一条古城到城区的黄土路,就连毛驴车经过都会扬起尘土。每天清晨,沿路的居民都要在门前洒水、清扫,尽量减少灰尘。
那时,城市居民饮水主要靠水井,家家户户都有铁皮水箱,每天早晨,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到井边背水。
那时,城里的居住条件和农村区别不大,厕所都是旱厕。一家几代人共挤在一间土坯平房里是很平常的事情。
1980年以来,香格里拉各族群众的生活慢慢发生了变化,自来水流进千家万户,纵横交错的硬化路一条接着一条,市中心也开始拆迁建楼。
州住建局负责人介绍说,从1990年开始,香格里拉的城市建设进入发展时期。尤其是近3年来,香格里拉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城区,一幢幢有民族特色的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公路宽广通达、一个个舒适惬意的休闲公园走进百姓身边……迪庆州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把香格里拉打造成“宜居、宜游、宜业”的高原生态园林城市。最让迪庆人民感到满意的是,城市的居住环境、城市设施、城市功能都有了明显改善。
城镇化加速推进 重点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州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以州府所在地香格里拉市为主,辐射其他两县县城和经济开发区、主要交通沿线及重点旅游景区(点)的城镇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城镇道路、桥梁、供排水、绿化、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与此同时,重点小城镇和中心小城镇建设先后起步,到2015年末,全州乡镇总数为29个,其中,中心城镇3个、建制镇6个、乡20个。先后获批3个全国重点建制镇和6个旅游小镇,20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实施完成3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完成29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城镇化水平由2010年的24.89%提高到2015年底的30.5%,提高5.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12个百分点。
迪庆州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支撑,提高规划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条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小镇、民族文化小镇、商贸小镇。
在这样的政策指引下,三县(市)以及经济开发区加快推进城市发展的步伐。
香格里拉市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坚持规划先行、实现城乡统筹,努力走城乡一体建设、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通过中心城区建设,增强中心城区的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将棚户区改造和中心城区综合整治、城区基础设施完善、古城提质扩容相结合,分重点、分步骤完成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香格里拉市新型城镇化工作思路,2016年,该市投资约26亿元,实施3个项目,包括城区北郊片区、北门片区、建塘社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南片区项目和东部藏区物流集散中心前期项目。
德钦县、维西县、迪庆经济开发区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亮化、环卫、供排水管网建设等,城市功能逐渐完善,绿化面积大幅提升,道路宽阔平坦,明亮的路灯延伸到村组,如今的德钦县、维西县、开发区有着美丽的景色、迷人的风光、舒适的人居环境和团结和谐的发展氛围。
增强城市承载力 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喷泉、鲜花、草地、林木、活动区,走进新建成的龙潭湖公园,别致的景色让人感到惬意。退休干部牛秀兰说:“以前从没想过我们身边也会建起音乐喷泉,公园内还有文化活动区、老年人健身活动区、儿童游乐区、体育活动区,现在,我每天晚饭后都要带着孙女到龙潭公园走一圈。”
龙潭湖公园提升项目是香格里拉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一期项目工程之一,公园设计东至康珠大道,西至池慈卡路,总长约1.2公里,设计总面积约为11.54公顷,其中,公园水体面积6.1公顷,绿地面积5.44公顷,概算总投资约6200万元。龙潭湖公园的改造提升不仅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变城市面貌,也为守护和提升香格里拉品牌、创建香格里拉园林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现在,龙潭湖公园已经成为集生态、休闲、健身、娱乐、科普、人文为一体的开放式公园,深受香格里拉市民喜爱。
近年来,迪庆州坚持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关键,努力夯实跨越发展的支撑力。坚持抓住项目带动加快发展,加强交通、水利、信息、能源、城镇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尽快从根本上改变迪庆州基础设施总体较为薄弱的状况。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丽香铁路、丽香高速公路建设,完善乡路网络,基本建成连接各县、通达周边的高等级公路网。加快推进城镇道路、供排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香格里拉县城整治拓展、县城集中供热、城市综合治理以及德钦县城整治拓展、维西县城市政综合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县城拓展、美化、亮化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州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113.81亿元,比“十一五”增长2.11倍。全州共实施市政道路建设46条,累计长度358.89公里;安装路灯9253盏;种植13467棵绿化植物;建成垃圾处理厂4座、污水处理厂3座,在建污水处理厂2座,城镇基础设施状况大为改善;全州城市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日,供水普及率达86%;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36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230吨/日,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5%;全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34公顷,人均绿地面积3.6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16.3%,绿化覆盖率18.14%.
保障性安居工程 让居者有其屋
在香格里拉市务工的桑宗一家是第一批入住州直保障房小区公共租赁住房的住户,走进她家,房间里的家具摆放整齐,一家人的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以前,桑宗一家4口租住在城郊一间20多平方米的简易房里,用水、取暖十分不方便,2014年,桑宗一家搬进了50平方米的公租房里,房子采光好,一卫一厨两室一厅,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桑宗感慨地说:“过去对‘自己能有一套房子’想都不敢想,如今总算不用一年搬一次家了,真是感谢党和政府啊!”
据悉,目前,迪庆州已基本形成“廉租保底、公租解困、农村改危、抗震安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体系,切实解决城镇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全州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以实物配租和发放租赁补贴两种渠道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采取新建、回购等方式,加快建设进度,逐步把保障范围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特别是林业系统、乡镇中小学和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农转城群体。截至目前,全州共实施保障性住房14650套,竣工8622套,基本建成4797套,累计完成投资15.59亿元,保障人群达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