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解在水中后一般人很难辨别。浓度为35%至40%的甲醛溶液被称为“福尔马林”。虽说甲醛是一种用作防腐与消毒的化学品,但在日常生活中,个别不法商贩在生产和储藏过程中将水产品浸泡在高浓度的甲醛溶液中,来延长其保质期和改善外观、口感,再进行加工或出售,以获取利益。
水产品经甲醛浸泡后,不但膨胀定型、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而且潜伏在水产品里的甲醛更是健康的隐形杀手,虽其浓度低不太可能造成急性损害,但却会产生潜在性的毒作用。从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建议广大市民可以从以下几点来鉴别甲醛泡发的水产品;平日里不要轻易被海鲜“靓丽”的外表所惑,我们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来初步识别福尔马林海鲜。 虽然浸泡过福尔马林的海鲜单靠肉眼极难分辨,但仍有迹可循。例如鱿鱼浸泡过甲醛溶液后,颜色更加鲜亮,表面的粘液减少。海蛎在浸泡过甲醛溶液后,皱褶清晰可见,身上附着的粘液减少,汤水不混浊。其他鱼类若用甲醛保鲜,则鱼体表面看起来比较清洁,但鱼目浑浊,眼膜比较模糊。新鲜正常的海鲜都带有一些海腥味,但被福尔马林浸泡过的海产就算清洗过后仍会有轻微的刺激性气味,只要消费者仔细一闻,便会发现那股在医院也能闻到的药水味。问就是比价格。福尔马林浸泡过的海鲜价格一般比正常水发海鲜要便宜。所以消费者不要一味的贪图便宜,遇到廉价的海鲜要多留一个心眼。 最后一招,就是捏。经过福尔马林浸泡的海鲜捏起来会比较硬实。摁压鱼体时,感觉不到海鲜应有的弹性。鱿鱼、海蛎表面会变得光滑且无粘感,虾类则会变得又硬又脆,容易断碎。为了避开福尔马林,夏季最好购买鲜活水产,对冷冻海鲜要谨慎选择。
此外,甲醛在食品中的毒性还表现在:食用含有甲醛的食品后会损害人的肝肾功能,甚至导致肾衰竭。进入人体的甲醛能和蛋白质的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扰乱人体细胞的代谢,对细胞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和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