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2014年初开始,扎巴选址、找设计师、组建团队,2015年,位于丽江束河古镇的阿若康巴·庆云庄园建成。传统的木头、青石瓦材料,挑高的廊柱,具有延展感的庭院,加上十字交叉水景布局,体现了纳西民居的精髓。酒店常驻管家RICKY是扎巴多年的好友,来自南美圣地亚哥,是一位在智利受尊重的经济学家。由于喜爱中国文化,他抛弃国内百万的年薪,来中国学习武术。2011年春天,RICKY来到香格里拉一住就4年,他关心香格里拉民族文化,为扎巴的唐卡中心捐款,参加公益活动。庆云庄园开业,他因为会讲中、英、西班牙语,又成为主要的管理者。
同样的,庆云庄园只有16间客房,坐落在村子里,可以把外面喧嚣的人潮隔开来,体会到丽江世外桃源的休闲时光。庄园有花园,并且设置了小型菜园,种植着瓜果,扎巴的初衷是:庆云庄园要融入当地元素,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南索达庄园,客人才能向往。
现在,与新加坡朋友合作,扎巴策划面向高端消费人群的柏桑帐篷酒店,选址建塘镇箐口,今年夏季即将开业。不久前,扎巴和设计师专程赴康定考察建设阿若康巴系列酒店的可能性。他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蓝图,期望在茶马古道一路上建立自己的尼仓,从康巴到拉萨,从成都到云南,甚至尼泊尔到印度,处处都可以看到阿若康巴的身影。每个酒店都融入当地人的文化,让古老的茶马古道历史走进更多人心中,同时,家乡的香格里拉精神也传播到海内外。
蛋糕要舍得分出去,才能做大
阿若康巴酒店获得了行业内2015年的最具特色酒店奖,2016年的中国美宿大奖、2017年的旅游最佳品质中国设计奖。扎巴说这是行业内对自己的肯定。
扎巴的父亲认为,一个人有了成就要回报社会,造福家乡。“父亲说,赶马人从腊都做到哲本(管家),再到聪本(老板),最后是晋达(布施者),每一个阶段他们都要做公益的事情。特别是晋达,要无偿地在茶马古道上架桥铺路,为家乡人提供医疗和教育资助。”扎巴的经营理念,受父亲影响很深,有自己的感悟:有生意做,是社会对自己的肯定,一个人有了收入,就要感恩社会,资助需要帮助的人,蛋糕要无私地分出去,才能越做越大,分得的人也就越多,便形成良性循环。"
今年3月,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扎巴拿出盈利中阿若康巴·南索达庄园20%的股份,在网上发起众筹。原计划招募40人参与,短短时间就有200多人报名,经过评审,庄园管理团队选择了北、上、广等大城市40多人参股。扎巴这么设想,参股人有从事旅游、电商、酒店、服装、摄影、艺术等行业的顶尖人物,庄园虽然要拿出一大笔盈利,但通过他们可以加大宣传香格里拉力度,同时,又可以吸引众多潜在的优质客源,经常来香格里拉休闲、度假。
2016年,扎巴在丽江遇到了“背包十年”客栈的主人小鹏,这个年轻人走遍了48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写了一系列“背包十年”作品。他们一见投缘,扎巴就动员亲戚,把建塘镇赤尼村里的百年老宅腾出来,没有收租金,让小鹏开办了“背包十年”香格里拉店。扎巴自己还投资了200多万元。他说,引进一个店,要带动村子里的年轻人,尝试民俗旅游的路子。“背包十年”香格里拉店定位青年旅社,收费只有成本价,并提供单车、电动车等出行工具,店里时常免费教育客人藏文、放映迪庆的记录片,在网上受到年青人的青睐。经费困难的年青人出行,店里提供义工岗位,解决他们的吃、住、行。
在家乡,看到年青人对民族手工艺日渐陌生,而中外游人却对此津津乐道。为此,2006年,扎巴自筹资金创办了公益性组织香格里拉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协会,下设唐卡中心。唐卡中心负责人巴丹,来自青海,已经有16年学习唐卡经验,他说,先后有1千多人短期培训唐卡技艺,30多人专业学习毕业。唐卡的绘制要求严格,要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工艺程序,一个合格的唐卡技师,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学成。遇到困难的学生,中心免费教学,并提供吃住。中心的唐卡绘画内容也从单一的宗教内容,扩展到历史、文化、生态保护等方面,并将唐卡设计运用到建筑上,描绘到杯子、木碗、土陶、烛台等上面,受到游客和当地群众的喜爱。
云南艺术学院、香港的大学也有学生,利用假期前来唐卡中心学习,临别时,学生们快乐地带走自己的绘画作品。2016年,州非遗保护中心主办,香格里拉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协会承办了首届迪庆唐卡论坛,丹巴和学员布展了100多幅作品,其中18罗汉图价值连城,罗汉图中朱砂红是身体,孔雀蓝是衣衫,金箔粉末是头顶的帽冠,原料是名贵矿物质,这也是唐卡色泽鲜艳,历久传世的原因。论坛还首次对优秀学员颁奖。扎巴看到好多旅行者,本来打算参加论坛一两天,结果却学习唐卡超过了一个月时间,他很欣慰:“成立中心有两个心愿,一是让家境贫寒的本地青年掌握一技之长,二是希望世界各地旅行者多一个了解香格里拉文化的途径。”
从事旅游业那天起,扎巴每年还固定拿出一部分收入来支持社区发展。自2006年以来,他共捐赠和支持贫困大学生、务工人员困难补助达30多万元,村里有困难学生考上大学给予2000元的生活补助。仅尼史村,就在他资助下,先后有30多人前往青海师范大学学习藏语、唐卡制作,到丽江甚至是泰国学习缝纫、酒店管理。学成的年青人,有的还被庄园招录上班。现在,阿若康巴酒店有限公司名下就有60多名员工,每年的工资支出就达200多万元,公司企业上班的70%员工是农村青年。
“企业的经营要为香格里拉旅游作贡献,不仅仅是单纯的找钱。” 阿若康巴·南索达庄园总经理陈培辉对扎巴这些话感触颇多。每年冬季时,独克宗游客比旺季少,部分外地酒店、客栈老板选择关门回家,员工放假。扎巴却坚持庄园开门迎宾,他说:“就算没有一个客人也要开店,不然,古城会成为空城”。因此,整个淡季庄园要承担额外的员工工资、设备冻坏更新维护费。2014年,独克宗古城失火,大火眼看要烧到金龙街,扎巴毅然拆除阿若康巴的藏餐厅,设置防火隔离带,老百姓说,救了200多家上千人的房屋。他的餐厅为此受损100多万元,恢复重建中,他没有提出赔偿要求,默默承担了重建经费。
归国30年了,扎巴在家乡建塘镇,从来没有么离理想这么近,他说一个平凡的人,有了祖国和家乡做靠山,也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