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信息
 
标题导航
  2017年5月6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情守护生态家园
● 本报记者 松学宝 杨云萍
▲ 守望纳帕海。
▲ 飞翔的黑精灵。
▲ 唐寿岚和她制作的毛冠鹿标本。
▲ 做巡山笔记
▲ 陆阿中与同事巡山。

纳帕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他们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年复一年在崎岖的山路上来回行走,守护着那一片浩瀚的林海和湿地。

这是一个少有人关注的群体,他们就像雪山一样坚挺矗立,默默守护着珍稀水禽湿地生态系统、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高原季节性湖泊、沼泽草甸等生态资源,为筑牢迪庆绿色屏障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副望远镜和“黑精灵”的守护者

“我们有位置最好的海景房,视野开阔的观景台,还有一个古董宝贝。”这是纳帕海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所长老陈讲的一句话,这句话让记者为之一震,这保护区里还藏着古董呢?于是前往一探究竟。

坐落在湖岸边的保护所,是一座陈旧的藏式民房,诺大的房间外冷风呼啸,常年驻守在这里的是像老陈一样的工作人员。

老陈领着我们来到顶楼。楼顶瞭望台上一副老式高倍望远镜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原来老陈所说的古董宝贝竟是这副已经陈旧的望远镜。老陈小心翼翼地把它摆开调试好以后,我们借助望远镜看到对面的湿地上有一群鸟儿在水中嬉戏。老陈说,现在不是看黑颈鹤的最好季节。湖里只剩下黄鸭、赤麻鸭和白色的斑头雁,再等几天,这些鸟也都要飞走了。

每天清晨,保护所工作人员就在晨光中观察黑颈鹤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种群数量。“8点从保护所出发,一路巡视观察鸟的种类、数量,做好记录、投放食物。中午吃了饭再到湖边巡查,看看黑颈鹤是否在正常活动。还要看护草海湿地、周边森林资源,拣拾路边、水中垃圾,向市林业局汇报每天情况。”老陈简单介绍他每天的工作内容。在纳帕海,聚集的鸟最多时超过5万只,时常可以看到百鸟欢舞飞翔。老陈说,黑颈鹤的繁殖力较弱,产蛋极少,每年只产1至2个,蛋很大,孵化成功率却只有40%左右,而且也不能全部成活下来,所以黑颈鹤的种群发展很慢。每年10月中下旬,黑颈鹤陆续从北方繁殖地抵达纳帕海,在这里度过冬天。当地的藏族群众从不伤害黑颈鹤,传说黑颈鹤是格萨尔王的牵马官变成的,青稞种子就是黑颈鹤从天上衔来的。这个传说折射出藏族人民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

保护所没有空调、没有地暖,陪伴他们的是纳帕海的寒风呼呼和冰雪严寒……但他们谈及这里的各种鸟类,都是一串一串笑语。

“来纳帕海过冬的黑颈鹤一年比一年多,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我们开心的了。”老陈笑着说,纳帕海成为保护区以来,当地群众增强了保护意识,平时遇见受伤的野生动物或发现生态资源被破坏现象,都会主动向保护所反映,及时进行处置。

随着我州生态立州工作的有效开展,纳帕海周边生态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草甸上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加、活动频繁,为实现生态保护和人民生产生活和谐发展,实现双赢目标,我州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也给当地群众发放了生态补偿金。

有了经济保障,有了政策支撑,农牧民思想观念转变,参与生态修复、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山林为友 选择了就坚持

在晴朗的日子观赏碧塔海,别有情致。湖畔四周苍松古栎遮天蔽日,碧塔海被群山环抱,像一颗镶嵌在群山中的绿宝石。湖水清澈明亮,在太阳缕缕金辉照耀下,熠熠闪光,奇秀悦目。高山临湖,茂密的原始森林,秀美的山间景色,总是让人驻足流连、陶醉其中。这一切既是大自然的馈赠,又是广大保护区工作人员辛勤保护的结果。说到护林,不能不提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的同志们。去年冬季,记者认识了唐寿岚和她的同事们。走进管理所的标本室,唐寿岚一个接一个向我们介绍着自己和同事自学制作的动植物标本,有小毛冠鹿、月牙熊、碧塔海重唇鱼、灰鹤,每一副标本都凝结了他们的心血。

“对花儿的热爱,不是把它摘下,而是让它开放在高山草甸上。”唐寿岚说,她是香格里拉市碧塔海自然保护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从22岁参加工作至今,18个年头已过,而她仍然坚守在碧塔海保护区巡山护林,莽莽青山已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人是有感情的,我对这山这林有感情了,离不开了。”坚守护林岗位24年的保护所书记李秋平说。24年来,为了生态屏障的梦想,李秋平和同事们扎根深山,用青春守护绿水青山。

参加工作时千余元的月工资收入,艰辛的工作环境,与家人长期分离,与盗猎盗伐者斗争……这些困难没有阻挡唐寿岚做好巡山护林工作的决心。

在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像唐寿岚一样的还有许多护林员,他们每天都在践行与山林同在的誓言。护林人的工作条件之艰辛常人难以想象,他们每年穿烂的胶鞋就有七八双。“我们吃穿住都很简单,虽然工作枯燥繁重,但一走进山里,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管理所所长杜杰次旦说。从他们的身上,我能感觉到一句话:守护林海是件快乐而又光荣的事情。

4月伊始,气温逐渐回暖,森林防护责任也更加重大。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的31名护林员一如既往地履行好森林资源管护、护林防火、制止涉林违法活动等职责,坚持守护绿水青山,切实维护好生态安全。

与森林聊天 在湖畔唱歌

在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林场,有一位62岁的护林员,用汗水与艰辛守护满山叠翠,这一守就是11载。“我守着这片山,都守出感情了。”洛吉乡九龙村的村民陆阿中说。

作为一名老护林员,陆阿中早已习惯了大山里的工作和生活。每天巡山一两趟,短则三四个小时,长则十多小时。一早,吃上一个自制的炕粑粑,喝点苦茶水,带上工具,老陆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他的午餐主要是随身携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山泉水。陆阿中说:“护林员的工资收入虽然不高,但国家相信我,把这样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我就应该巡好山护好林,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四月的碧塔海,林间的积雪还未融化。我们和老陆走在静静的山道上,林里不时有野鸟欢鸣,深山小径上有些地方积雪20厘米厚,由于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下一步的深浅完全未知。老陆说,今年积雪最深的时候盖过自己的膝盖,下大雪的时候,是他一年中最轻松惬意的时刻,因为肩上防火的担子可以稍微减轻一些。冬春季节,防火是重任。陆阿中每天要爬到巡护点海拔最高地方瞭望观察,因为那里视野开阔,随风飘来的一丝青烟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在陆阿中的眼里,单调而重复的护林工作并不轻松。他说:“我们每天巡山回来都要写巡山日记,详细记录巡山过程,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向上级报告。我虽然识字不多,但我尽自己所能好好记录每天工作,现在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比以前改善了不少,但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

每当进入重点森林防火期,陆阿中每天都要到巡护点的牧场上,向牧民群众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醒大家安全用火。陆阿中说:“只要这山上的林木越长越好,我这老头心里就知足了。”为了打发孤寂,陆阿中喜欢和树说话,喜欢对着碧塔海唱山歌。62岁的陆阿中歌声里有一段话表达了他心里的渴求:

“这是美丽的地方,鲜花盛开的地方;

茂密的树林很幽深,青青的竹叶多迷人;

清澈的湖畔更美丽,这是我日夜守护的家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信息
   第4版:民族文化
真情守护生态家园
山花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