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6月7日电(记者 岳冉冉)“澜湄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6日至7日在昆明举行。中国、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六国的官员和学者就澜湄流域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本次会议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为主题,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交流合作三个议题展开。内容包括滇西抗战文化线路、滇越铁路、茶马古道、景迈山古茶林、红河哈尼梯田、丽江古城、柬埔寨吴哥古迹、缅甸蒲甘他冰瑜佛塔、罕林世界文化遗产、越南美术博物馆、占巴色卧佛寺世界遗产、琅勃拉邦世界文化遗产等。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表示,一直以来,中国同湄公河五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合作:与柬埔寨、缅甸和越南合作举办文物展览;与柬埔寨开展了两期、历时20余年的吴哥古迹保护修复合作;与老挝琅勃拉邦省联合考古有声有色;与缅甸蒲甘震后受损佛塔修复合作不断推进;与越南开展义立联合考古发掘成果丰硕;与泰国探讨合作开展“火船廊”遗址修复。此外,中柬、中缅已先后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政府间协定,携手守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据悉,会议将发布《“澜湄流域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研讨会”昆明倡议》。云南省文物局将与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文化遗产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本次会议由中国国家文物局、老挝国家新闻文化旅游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