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信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信息
 
标题导航
  2017年6月2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州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 寸金祥 和一中

牡丹属芍药科芍药属的多年生矮灌木,牡丹籽油的核心成分@-亚麻酸含量42%、亚油酸含量28%,并含有大量生物活性植物,优于传统的核桃、油菜、橄榄油等植物油,深受当今消费者青睐,被形象地称为“液体黄金油”,市值高达每公斤1000元人民币。

在2014年12月以来,国务院、国家林业局、云南省人民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州委、州政府和州林业局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站在迪庆“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战略,研究出台《迪庆州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将发展20万亩油用牡丹作为新型产业列入其中,将有效调整迪庆州木本油料产业结构。笔者结合查阅大量资料、深入考察省内外油用牡丹发展情况、在维西县永春乡美光村精准扶贫点实验示范种植油用牡丹的经历与实践,对我州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提出以下探索和思考:

一、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重要意义

今后10年是加快推进迪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进位争先、提速增量、跨越发展,缩小与先进地区差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而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最好的抓手,因地制宜选好能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生态特色产业尤为重要。

(一)生态效益

一是水土保持效益。油用牡丹根系发达,据监测数据显示,栽植油用牡丹的地块比荒山荒地每年每亩能减少水土流失0.8立方米左右,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效益。二是改善生态环境。2016年,维西县永春乡美光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生态产业,结合美光村野生牡丹分布生长情况以及老百姓对发展长效产业的期望,于当年10月上旬完成420亩油用牡丹种植和10亩育苗基地建设。到目前为止,各个地带的牡丹种植和育苗都长势良好。据专家测算,一亩油用牡丹每年能涵养水源168立方米,而在其整个生长期内,一亩油用牡丹可以固定和积累碳1.7吨。因此,油用牡丹在水源涵养、固碳增氧等方面也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基于以上经验,我州境内金沙江尼西一带至羊拉一带,澜沧江云岭一带至佛山一带的荒山荒地可以通过种植油用牡丹优化环境。

(二)经济效益

一是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每亩可增收几千元。二是油用牡丹浑身是宝(不算根茎等续长部分),可加工出高档食用油、高档化妆品、高档日用品、高档药物和防辐射产品。三是迪庆维西百花蜜已经初具规模,在维西境内大面积种植油用牡丹,将对维西蜂蜜产业起到提质增效的助推作用。四是油用牡丹春天观花、秋季采果,是典型的“花果产业”,结合观赏牡丹,以及香格里拉品牌优势可带动美丽乡村观光旅游业及文化产业的综合发展。

(三)社会效益

牡丹籽油核心成分@-亚麻酸含量42%、亚油酸含量28%,并含有大量生物活性植物,有利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油用牡丹种植解放农村劳动力,提高土地复种指数。适应广泛,有利于充分利用林下、荒山、荒坡各类土地,有效解决土地短缺问题,并适合退耕还林项目政策。

二、迪庆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生态环境优势

(一)具有得天独厚的油用牡丹生长环境

依据全州范围内的调研情况,在我州境内2500米至3500米地带,分布有6种群落的滇黄牡丹(野生牡丹),有金黄色、乳黄色、黄绿色、红色、紫色、朱红色等6个群落,历史上就有大量采集丹皮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情况。这些调查情况说明迪庆境内很适应油用牡丹生长发展。

(二)具有研发提质增效杂交新品种油用牡丹的资源优势

在迪庆境内的野生牡丹抗旱抗寒力强,结籽率高,牡丹籽比中原品种凤丹籽大一倍多,生长环境无污染,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丹皮和花瓣价值高于其他地区,而且备受药厂的青睐。目前,有人借用科研或迁地保护的名义,肆意采挖迪庆境内野生牡丹,迁往都市基地种植,都因不适应低海拔气候等原因失败。也有的商家在牡丹花蕊和花瓣茶的高额利润驱使下,肆意采摘我州境内野生牡丹花和籽,此类行为愈演愈烈,使早就稀缺的野生牡丹资源受到重创,林业部门已经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禁止采摘,但收效甚微。以上事实说明,我州境内的野生牡丹利用价值高。研发提质增效杂交新品种油用牡丹,有望实现优势互补,丰富油用牡丹色泽多样性,提高适应性和各类成分含量,达到油用和观赏双效的目的,为促进迪庆藏区脱贫致富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具有核桃林下种植的优势

依据河南洛阳林下种植的成功经验,最为理想的进化使核桃和牡丹生物学特征优势互补,核桃深根系,牡丹浅根系,吸收养分互补,雨季牡丹蓄积地表水为核桃储存水分,旱季核桃吸收深层水,为牡丹供水分,核桃秋后逐步休眠,牡丹根在秋后正生根,春天牡丹花盛开后核桃初叶萌发逐步展叶,为牡丹遮避阳光,避免叶面灼伤,达到优势互补提高双产量的目的。林下套种不与粮食主产良田良地争面积,达到充分利用和节约耕地的目的。

三、如何发展迪庆油用牡丹产业

为实现我州油用牡丹的健康、有序、持续发展,主要工作应放在发挥种植户的内生动力,在选种、种植、良种繁育、高产示范种植、因地制宜的原料基地建设,加工等产业配套工作、科技攻关等各个关键环节,组织油用牡丹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技术专家,严格按照《迪庆州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规划》,分步、有秩序地引导和规范迪庆油用牡丹产业发展。

一是培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二是制定全州统一的苗木种植规范。三是制定全州苗木种植验收督查机制。四是制定实施油用牡丹产业科研支撑计划。五是制定市场管理机制。六是培植专业合作组织。

四、发展油用牡丹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是多年来不法商人的恶意炒作,使我州发展新型生物产业民间有种谈虎变色的境况,广大老百姓对新兴产业有抵触情绪。重点需要解决上下的认识问题。二是第一次投入每亩1800元左右,地方财力有限,国家对有些产业项目投入不足,不易形成规模化种植,需要整合各类扶贫和产业资金形成规模化种植。三是财力和技术力量薄弱的企业提前进入我州市场,各地普遍出现示范失败,造成负面影响。坚决打击苗木贩子、套取项目、乱宣传等社会不良现象。四是社会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事业单位生物产业人才队伍紧缺,特别是技术和生产一线能相衔接的人才稀缺,需要像曾经推广新品种水稻栽植法、薄膜杂交玉米种植推广、油菜推广种植等的农林技术能手和基层干部队伍来推动。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信息
   第4版:民族文化
我州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探索与思考
党群连心 和谐共建
州民中励志教育为高考添彩
第二季度工作开展情况
要二胎前必须检查10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