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香格里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香格里拉新闻
 
标题导航
  2017年7月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赶着牦牛奔小康
● 陈义

丁丽华是虎跳峡镇宝山村监委会主任,又是村里的牦牛养殖大户,他通过养殖业产业化发展,成为了村里的致富能手,拓宽了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虎跳峡镇宝山村立体气候分明,境内有着大面积的草山草坡、优良牧草地和天然牧场,长期以来,畜牧业是宝山村民主要的支柱产业,很多当地群众以畜牧业为生,然而,长期以来传统落后的养殖方式和自给自足的“小而全”养殖模式,严重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家家养牛家家穷”的局面。

看到落后的养殖模式严重影响了群众的致富增收难情景,作为村干部,丁丽华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通过多次州内外畜牧业重点养殖地区的考察学习,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畜牧业必须要靠科技之路,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才能真正让群众脱贫。

为了让村里的畜牧业向产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丁丽华在村里成立了“森源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把部分村民纳入到合作社中,合作社对村里养殖户进行统一防疫和养殖技术培训,并对村里的天然草场以村规民约形式进行保护和管理,严禁对草场造成人为破坏,对村里的养殖户提供种牛进行全面的品种改良,合作社积极为养殖户联系市场,积极探索和走好“合作社+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通过合作社行之有效的措施,该村的牦牛养殖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通过几年的努力,丁丽华的牦牛养殖数量超过了200多头,合作社养殖牦牛250余头。

宝山村支独村民小组村民和杰超说,他放了几十年的牦牛,但一直牦牛数量不能提高,经济效益不明显,自从加入合作社后自己掌握了科技养殖方法和防疫措施,特别是进行品种改良后,如今他家的牦牛已经发展到40多头,每年有5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村民李志明说:“合作社为我们养殖户提供品种,为我们寻找市场,养殖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效益。”

“合作社将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为,积极探索牦牛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带领更多的农民群众走向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丁丽华信心十足地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香格里拉新闻
   第4版:卫生与健康
注册分局完成2016年度年报信息公示
执法检查
“指尖上”的党建
拾捡垃圾
赶着牦牛奔小康
香格里拉公路分局2017年第二期道德讲堂开讲
养殖“翻毛鸡”的追梦人
香格里拉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第三次集中学习会
香格里拉市易地扶贫搬迁实现100%入住
市场监管局完成医疗器械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