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情感在线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7年7月1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清湖方美
◆禹中玉 / 文 / 余丽芹 / 图

云南是个多湖之省,位于昆明市中心久负盛名的翠湖,周边有大观楼长联所叙的八百里滇池,有离昆明市区仅30公里之遥的阳宗海和距昆明70公里的澄江抚仙湖等著名湖泊。分布在省内其它地方的湖泊我知道的有被誉为滇西明珠的大理洱海,流传在智者阿一旦故事中的丽江拉市海,著名作家冯牧笔下杜鹃醉鱼的高原湖泊碧塔海,有着无数美丽传说的宁蒗泸沽湖。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于我们的宝贵资源。

说到这些珍珠般的湖泊,我首先想到的是翠湖,半个世纪以前,我第一次到昆明,和几位初中同学到翠湖游玩。那时的翠湖水清澈见底,公园风景如画,给我留下了美不胜收的印象。

当时有一首歌曲,就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作词的《让我们荡起双浆》,美妙的词加之曲作家刘帜那优美动听的谱曲,使得歌曲风靡一时。歌中唱到:“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为了感受同样的意境,我们同去的5位同学,用身上不多的钱租了一条小木船,效仿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少先队员们,坐在小船儿上荡起双浆,推开湖中的微波,尽情欣赏翠湖那醉人的美景。我把这一美好的时刻,定格在了16岁那花样年华的岁月里。我多么希望翠湖永葆50年前的秀美,然而,让我感到十分诧异的是,10年后我到昆明出差,再去翠湖,湖水已被污染得不成样子,没有了清澈的湖水,翠湖之美在我心中也就大打了折扣。

治污迫在眉睫,抢救翠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面对社会关切,国家极为重视,不惜重金治理翠湖。但污染与治理就像一个人得病与康复一样,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污染容易治理难,几十年过去了,要把翠湖的水质恢复到被污染前的纯度不是易事。出于关切,后来我又去了一两次,较前好了一些。湖以净为美,翠湖的污染,对后来开发的景区、景点尤其是湖泊的开发利用是个极其深刻的经验教训。景点开发必须以环保为前提,做到无污染才能保持景点的魅力和可持续发展。

宁蒗泸沽湖,一个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在众多作家笔下生花,既有美丽风景又有美丽故事的地方,虽向往已久,但我一直未能成行。今年4月20日,我们以家庭出游的方式,沿丽宁2级公路自驾前往泸沽湖观光。到达后,泸沽湖秀美的风光呈现在我们面前。当我们登上租用的木船驶向洛水村对面的里务比岛时,50年前在昆明翠湖划船的景象浮现在眼前,清澈见底的湖水,荡在湖面上的小船,使我产生了一种幻觉,有如当年的情景再现。

4月,虽然是旅游淡季,仍有不少游客前来观光。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与洛水村村民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仅旅游一项,泸沽湖每年为周边的村民创造了不菲的收入。这固然是好事,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性,生活中好些事情往往是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负作用,游客多了,对组织村民的收入是件好事,与此同时,对环境保护又会成为严峻的挑战。

听说泸沽湖已经开发了20年, 看上去水质还很清澈。我问水手有什么经验?他说:“我们汲取了别的地方重开发轻环保先开发后治理的经验教训,开发初期就未雨绸缪,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对各种污染源进行严格管控,通过排污管道把污水排到远离泸沽湖的格姆山背后的污水处理厂作净化处理。全湖青一色只用木船,禁止使用其它水上交通工具。”介绍完情况,他操着泸沽湖当地的口音对我说:“要不然,泸沽湖早就臭掉啰!”接着他又很以为豪地说:“泸沽湖是我们摩梭人的摇钱树,所以我们要像保护眼珠一样保护好泸沽湖。不信你们看,由于保护得好,平眼可以看到水深12米的湖底,这里的水深就是12米。”虽然我们无法准确丈量水下的深度,但从他所指的位置看下去,深水处确实能见到湖底。我高兴地用手舀起湖水喝了一口,感觉和矿泉水的味道没有两样。又一次让我感到湖以净为美,我伸出大拇指向水手点赞。并有意用藏话回了一句:“牙姆里(真棒)!”

在翠湖、滇池和大理洱海等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湖泊遭到不同程序的污染以后,泸沽湖水依然能保持清澈秀美。主要得益于不过度开发,有一整套极其严格的管理措施,包括游船的有序发展,统一安排。“载客划船的收入和篝火晚会的收入等纳入统一管理和统一分配”,对这种近乎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管理模式和分配方式村民们很认可。他们认为这样做既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又体现了资源共有利益共享原则。最根本的经验是,当地上上下下对保护泸沽湖已形成共识并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再说我们的故乡:州、市两级人民政府下决心整治曾一度被污染的龙潭湖已取得明显效果。如今,龙潭湖水由浊变清,为龙潭公园平添了几多秀美。夏日里的龙潭湖,草木成茵花相伴,绿荫树下湖畔小径,人们或漫步在湖边,或坐在树下乘凉,尽情享受着香格里拉美丽城市带给人们的幸福生活。我不禁要大声疾呼:珍惜幸福生活,留住美丽环境。我们要像泸沽湖人一样,上上下下形成环保共识,像爱护眼珠一样保护好龙潭湖这一汪清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要闻
   第4版:情感在线
水清湖方美
雪花记得
■扎史农布de诗
人生如车
学习担当
耕耘生命的心田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