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记者读了新华网上一篇叫《日本第一“清洁匠人”》的文章。新津春子出生于中国东北,后随父母到日本,靠清扫出了名。在2013年至2017年间四次被评为“全世界最清洁机场”的羽田机场,是她带领700多名清洁工精心“扫”出来的成就。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很多人眼里,清洁工是很平凡,很简单,甚至被人瞧不起的岗位,但新津春子却这样看待这份平凡的工作:“清扫是什么工作?就是一个能让人身心健康的工作。我真的特别喜欢我的工作,自己喜欢,还能带给别人健康与愉悦,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么?我期待我的工作技能,能传递到中国,能传递到全世界。这样的传递,我打算做一辈子。”
“清扫出大师。”这是新津春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的非凡业绩。新津春子将自己的清扫心得转化成文字,让更多人能体会到清扫的乐趣。她出版过4本书——《清扫是爱心》《世界第一的扫除术》《全世界最清洁机场的清扫人》《世界第一的清扫大师教你如何顺手做清洁》,传授清扫的专业知识。
前几天,一位工程监理给记者讲了一件让他做了之后感到心痛的事:在一个建筑工地上,一位农民工做外墙粉刷工作时贪多图快,不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施工,质量不合格,要求其返工。返工意味着材料浪费,农民工工资扣罚。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心痛。
清洁工打扫卫生是平凡的事,农民工粉刷外墙也是平凡的事,但同样是平凡的事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与新津春子相比,这位农民工缺乏的就是“匠心”。
离休干部赵鹤阳今年92岁了,他一生始终不渝做两件事:一是学习,二是服务。持之以恒的学习使赵鹤阳学识丰富、灵魂崇高;不忘初心、当好人民的服务员,一生学雷锋、一世做好事,使赵鹤阳成为全国优秀离退休干部。
最近一段时间,各级党组织都在开展“迪庆精神”宣传教育活动,赵鹤阳同志就是迪庆精神的模范践行者。讨论中,很多同志都觉得与赵鹤阳相比,差距很大。其实,赵鹤阳可学可比。我们的差距不是没有能力学和比,而是缺少持之以恒、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诚如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做好事而不做坏事。”
人的能力有大小,社会分工各不同,劳动没有贵贱之分,但事业却有成败之分。应该感谢社会赋予我们做人做事的岗位,我们为能在社会分工中拥有一席之地而感到自豪。我们应该给予这一岗位足够的热爱,也就是说,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岗位,都要将其视作让人生出彩的事业来经营。
岗位是什么?是创造财富的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我们岂能不珍惜,岂能不热爱?倘若你连自己的岗位也不尊重,又岂能让别人尊重你。要记住,但凡受尊重的人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业绩的人。只要有“匠心”,无论什么岗位,都能像新津春子一样成为“专家、行家、赢家。”有句话说的很好:“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不要埋怨我们的岗位,更不要怨天尤人。有句成语叫“匠心独运”。不错,匠心独运,朽木变成“美器”。要让平凡的劳动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就需要有“匠心”。我们真能达到“匠心独运”的境界时,人生就出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