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破坏作用极大,包括生存环境的破坏、社会经济的破坏、人员的伤亡等。自然灾害除在发生阶段给人类社会造成了直接的损害,还具有极强的后效效应,即自然灾害在袭击某一地区后,该地区的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恢复往往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强暴雨的来袭,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不便。
暴雨是指一定时间内强度很大的雨。特别是大范围持续性的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往往会引起严重的洪涝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暴雨是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危害主要包括洪灾和涝渍灾。长时间的暴雨容易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地段,造成洪涝灾害,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暴雨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农作物被淹,对于一些地势低洼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会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造成跟过的灾害。直接造成农作物绝收,损失惨重,大暴雨不仅危害农作物、果树、林业、渔业,而且还冲毁农舍和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
一旦发生暴雨时,人们要做到及时防范: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地段,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触电伤人;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及暴雨时积水成灾,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尤其是随着夏季的到来,常常会出现暴雨天气,危害农作物特别是蔬菜的生长。受强气流和地面冷空气的共同影响,会出现大到暴雨的天气。在暴雨来临之前或暴雨过后应做好菜田的管理工作。因此,在育苗时一定要做好幼苗的保护工作,最好在苗床上覆盖防虫网。防虫网对暴雨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可使其变成蒙蒙细雨,减轻对幼苗的冲刷,保护土壤结构,使幼苗健壮生长。此外,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和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