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好文一半”,成功的标题是新闻成功的一半。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呈现给读者的第一件东西,是文章给读者的第一感觉。信息爆炸时代,在新媒体快餐式、碎片化阅读的背景下,读者的阅读习惯逐渐改变为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什么,很多人甚至只看标题不看正文。要想让读者在成千上万的文章中挑你的文章来看,标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标题制作得好,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题胜千言,给一篇报道增色不少;反之,标题制作得不好,则完全有可能埋没一篇好新闻。可以说,得标题者得新媒体。标题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新闻报道阅读率的高低。随着大众媒体的广泛出现,新媒体应该一改过去那种板着面孔说话的传统,多站在读者的角度上,以亲近读者、联络读者感情的方式,抓住读者兴趣,精心制作标题,提升阅读率。本文拟从笔者在新媒体采编实践中的具体事例,就标题制作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迪庆的新媒体起步较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以迪庆日报香格里拉网为代表的本地网络媒体都是在2008年以后才开始出现,两微一端等手机新兴媒体一直到2015年底才逐步推广运用,新媒体用户发展较为缓慢,文章阅读量普遍不高。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眼”,特别在新媒体盛行的大众传媒下,如何让新闻的眼睛“亮”起来,如何不断注入创新元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获得更多的读者,成为新闻传播制胜的关键因素,也是推动迪庆新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新媒体标题的制作是编辑对新闻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和开发的过程,在新闻标题的制作过程中,应准确、简洁、具体、形象、生动地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
制作标题应把握的原则
准确具体。题文一致,标题所揭示的事实要与新闻内容一致,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的依据,要以文章的主要含义准确地概括反映内容。目前,个别网络媒体为片面追求访问量,将一些颇具挑逗性、刺激性的词语作标题,而不考虑与文章内容是否一致和相关,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作为党媒,一个地方的主流媒体,必须坚持新闻原则,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远离低俗化,不做标题党,不能歪曲事实原意或者断章取义,不能调换主要的概念对读者造成误导。标题应该一针见血的点出文章最为精彩的部分,突出最新鲜的、最重要的、最有特点的、最本质的事实。
简洁明快。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而且干净利落,没有多余的话,用最少的词语,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标题制作过程中要把事件中的“新闻眼”拉出来,要抓住事物的主要之点,做到实而不虚,准确表情达意;不用产生歧义的句子,找出文中亮点,提炼出新闻的核心点,熔炼含蓄的词语,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形象生动。借助比喻、拟人、反问、重复强调等修辞手法,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通过打比方,把平实的语意用富有文采的词语表达出来,体现旗帜鲜明的特色,把最精彩、最吸引人的东西展示出来,以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使标题更生动形象,动感更强烈。
标题制作的几种方式
在新媒体中,衡量一个标题好坏的指标有两个:打开率和传播率。打开率就是一个人在看到这个标题后,会不会被吸引去点击。传播率就是一个人在看完文章后,愿不愿意去分享这篇文章。所以,新媒体语境下,读者阅读碎片化、快餐化,新闻标题应该尽可能活泼生动,在坚持主流权威的同时,展示亲和时尚的一面,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多用“你我”。标题想要有共鸣,有代入感,“以为”跟自己有关,最简便快捷的方法就是以“你…我…”入题,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如:迪庆日报传媒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还在单身起的注意了,州总工会喊你到香格里拉大酒店相亲说》《香格里拉市将新增两条公交线路 看看是否从你家门前过》《这几天小中甸水库秋景扎实美说,你噶有克?》《10月中旬我在尼汝秘境等着您 一起领略祭山跑马文化节风采》《喜欢踢球的亲们 “高原杯”喊你明日来报名》《你见过百人织氆氇吗?小编带你去尼汝看一看》等文章,感觉就像编者和读者相互对话一样,拉近了新闻与读者的关系,让读者感觉真实。
善用动词。标题要想做得活,动词一定不可缺,在所有词汇中,动词是最有画面感和张力的。动词用得好,就能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使标题生动活泼,富于动感。如:《金江格古村民的致富路是这样子“种”出来滴!》《香格里拉玛咖市场“遭遇”寒冬》《迪庆40亿元让4万人“搬”出贫困》等,通过使用动词,使新闻一下子活灵活现,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人们的阅读欲。
活用修辞。修辞手法在新闻标题制作中的妙用,有助于增强标题的表现力,通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喻,通过打比方使标题更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如:《迪庆的冬天因“色”而美》《迪庆春雪下得很认真 这些路段会“打滑”······》《惊!叹!“飞人刘翔”频现香格里拉街头》《迪庆松茸纷纷“出嫁” 亲们还在等什么?》
拟人,使新闻对象是物而非人的动作和行为拟人化,这样做出来的标题不仅富有动感,而且生动有趣。如:《水管也怕冷 冬天别忘了给它穿衣保暖》《“贵妃鸡”安家维西农村 颜值高味道好》《买花也兴超市? 百种花卉植物等待迪庆小伙伴“抱”回家》《纳帕海做“美容” 湖水都笑了》《听说“秋姑娘”到维西好长时间了 任何人都可以与她合影 好像就缺你了》。
夸张,如:《香格里拉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另外一个是大约在冬季!》《同乐:挂在山坡上的“仙境”》《人间最美的旅程 莫过于冬季去香格里拉看雪》《香格里拉进入春节“空城模式” 你适应吗?》《哇!这么大的水 老虎还跳得过克吗?》等标题,因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非常生动。
引用,活用读者熟悉的诗词、俗语、谚语,巧妙借用当下的热点新闻、热词及热门人物,并变化使用。如:《尼西土陶让你“陶”醉了吗?》《香格里拉松茸新鲜上市 “快到碗里来!”》《那个谁 妈妈喊你回家收衣服 明后两日瓢泼大雨将光顾迪庆》《好多人放弃空调房里“葛优躺” 跑来香格里拉只为一件事》《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你看这个“赵跑跑”还没过松园桥就被逮住了》等等。
巧用数字。数字是另外一种语言,相较于文字,它们显得更直观、理性和有说服力。因为数字的表达方式不同于汉字,大脑会优先识别出来。所以在标题中使用数字,能够帮标题增加辨识度。
如:《迪庆事业单位招437人 最火职位“186挑1”》《99%的迪庆人都不知道,这么一片醉人的风景竟然遗落在了德钦说达村》《全国仅有4%的获奖率!维西傈僳族“瓦器器”荣获群星奖》《437个事业岗位“职”等你来!州直51个、香市172个、德钦99个、维西115个》《288人争一个“饭碗”!今年迪庆公务员招考最热的岗位竟是它》等等,数字除了很容易吸引读者注意外,还能表现出相对的专业性和权威感。
故作悬念。悬念的标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让读者带着疑问寻求答案,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如:《别人家的洗脸盆是用来装水的,香格里拉的洗脸盆是用来装花的,不信?小编带你去看看!》《向阳农贸市场要休市一周说 到底咋个了?》、《香格里拉市民路遇“水中熊猫” 面对无价之宝他竟然这样处理》《香格里拉市场上的牛肉安全吗?检查结果是这样……》《迪庆女孩圆了北大梦 姑娘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么冷的天! 90后帅小伙为什么还要奋不顾身的跳进龙潭湖》。
此外,新媒体标题应尽量用短句,少用长句。短句就像鼓点,控制着文字节奏,长句会让人丢掉兴趣,更不用提脑海里浮现画面。新媒体的标题一般来说不要超过32个字,否则在朋友圈中就无法完整显示出来。而且要做到要点前置,就是一定要把最能吸引人的点放在前面,确保读者能够看到。
新闻喜新,新闻标题只有抓住最有新意、最有针对性、读者最关注的一点来做题,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从而使该条新闻出奇制胜。怎样把标题做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悟,只要平时用心学习,善于积累,研究优秀的标题,就不难做出好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