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卫生与健康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2017年8月10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要被野生菌的美貌所迷惑
▲ 毒菌拟灰花纹毒鹅膏 ▲ 毒菌淡红鹅膏 ▲ 毒菌裂皮鹅膏 ▲ 毒菌黄盖鹅膏

随着雨季的到来,我州已进入各类野生菌生长的旺季,大量食用野生菌上市,成为群众的喜爱佳肴。但同时也是误采误食野生菌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若一旦采摘食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重者将危及生命安全。

为有效预防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如何鉴别有毒野生菌及野生菌的加工食用方法介绍如下:

毒菌的鉴别

1、看颜色: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此外,一是观外形。一般的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用菌则有菌菇固有的香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说明有毒,反之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成黑色或褐色。

4、牛奶试验:将少量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5.看外形:脚上穿鞋即菌托、腰上穿裙即菌环、头上戴帽即菌盖,这3句话总结了绝大多数剧毒菌子的特征。

食用及加工方法

1、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2、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3、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4、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食用野生菌中毒症状

夏季是野生菌中毒的多发期,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和娇 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理论
   第4版:卫生与健康
就该给过度输液套上紧箍咒
如何科学合理用水
我州中药防治“高原人群心血管病”基础性用药研究顺利完成
不要被野生菌的美貌所迷惑
遗失声明
登报作废
把法治的声音传到大山深处的傈家山寨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