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辉煌60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7年8月1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撸起袖子加油干 扶贫扶进心窝窝
——访白济汛乡党委书记李清壁
杨洪程

2014年,白济汛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672户11352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2%,分布于11个行政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是白济汛乡最大的任务、最难啃的“硬骨头”。

筑牢战斗堡垒是打赢白济汛乡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白济汛乡党委书记李清壁及班子成员率先垂范,甘当脱贫攻坚孺子牛,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要求别人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班子成员首先不做。其身正不令而行。在班子的带领下,白济汛乡筑牢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斗堡垒,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精准扶贫攻坚战初战告捷。白济汛乡如期完成精准扶贫目标任务,10个行政村979户3557人退出贫困。

创新思路绘蓝图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打赢这场战役必须有硬功夫、硬办法。李清壁及班子成员一方面吃透上级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关指示精神,做到上接天线不走样,另一方面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吃透下情,做到下接地气底气足。“接天线、接地气”的“12345”精准扶贫思路在白济汛乡应运而生:“12345”工作思路即一强化、二机制、三发挥、四保障、五到位 。

白济汛乡立体气候和得天独厚的农业生态自然资源优势为如期完成精准扶贫目标奠定了基础。扶贫工作组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区域特色产业,促进特色产业产品向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形成了高半山区以养蜂、糯山药、天麻、优质水果种植等为优势产业带;半山区以土鸡、养猪的优势产业带;河谷地区以养殖、蔬菜种植的优势产业带;做强“四个产业”培育“六大特色产业”品牌。该乡抓住脱贫摘帽谋发展的机遇,在李清壁的带头引导下,广大贫困户积极参与。以专业合作社为带动1626户6348人发展种养殖业,解决种养殖技术难题、加强专业技术指导、跟踪服务、拓宽销售渠道。打造了优质高原农特产品,为以后贫困户长远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抓实“12345”机制

在李清壁及班子成员的带领下,白济汛乡出台了精准扶贫“12345”机制并踏石留印抓好落实。

为推进全乡精准扶贫工作,乡党委、政府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白济汛乡精准扶贫指挥部,乡党委书记李清壁任指挥长,11个行政村书记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指挥部;行政村成立以扶贫工作组长为队长,挂钩单位扶贫工作人员、村“三委”为成员的扶贫攻坚作战区,分片区挂图作战。指挥部下设项目领导小组,确保项目建设按质按量有序推进;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切实推进精准扶贫产业落实;成立纪律检查监督小组,加强在建项目监督检查、资金监管,确保项目资金发挥实效。

落实“二机制”。该乡不断完善项目责任落实推进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规划,确立工作计划表,精准扶贫推进工作实行月报制度,实行挂图作战,对精准扶贫推进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细化、分解落实,做到了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产业有具体的责任人和完成时间表。落实竞争激励机制。突出精准扶贫激励机制,对认真落实项目安排,主动对接精准扶贫户,为精准扶贫户贡献大、带动能力强的种养殖大户或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加大扶持力度;对精准扶贫工作认真负责,并对扶贫工作做出特殊贡献的优秀工作队员予以表彰奖励,对扶贫工作不力的工作队员予以诫勉谈话或者召回,确保精准扶贫各项目有序推进。

突出“三发挥”: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优势。该乡成立有103个专业合作社,合计参与合作社农户2031户,目前带动作用较强的有6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拥有资金、技术、销售渠道等优势,有效带动了农户和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增收致富。目前全乡11个行政村都有了集体经济组织,并且有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发挥大户和骨干户的示范作用。通过积极引导、培育、扶持,白济汛乡目前已有规模的种养殖骨干大户564户。专业种养殖骨干大户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通过精心的管理、规范的种养殖下增收致富。

发挥党员能人带动作用。鼓励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树立标杆,该乡先后表彰奖励党员致富带头人34人次,从而更积极地发挥带动作用。

该乡抓实技术人才保障。加大技术性种养殖人才培养力度,注重专业合作社农技、兽医技术人员培训,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共组织现场观摩技能人才培训5期。聘请州、县农业专家到村到组对贫困户种养殖培训12期,大力提高了贫困户科学种养殖技术水平。该乡统筹实行乡-村-组-户逐级跟踪管理机制,并准确把握整乡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契机,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331.92万;投入易地搬迁扶贫资金11398万元;托巴电站淹没区林木补偿资金11700万元;维福公路征地拆迁资金3600万元;道路硬化资金11140.45万元。确保精准扶贫有序推进,实现精准脱贫。解决和拓宽扶贫产业农产品渠道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该乡引进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以“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合作社回收农产品;建设无公害农产品交易市场,提供农产品交易平台,贫困户直接把农产品销往学校、食馆、在建工地,另外在县城开设白济汛乡无公害农产品销售点。白济汛乡积极与农垦集团、兰草公司、维西嘉祥和挂钩单位南方电网扶贫开发公司合作,畅通了销售渠道。

在李清壁及班子成员的带领下,白济汛乡党委政府做到“五到位”凝聚起脱贫攻坚磅礴力量。

思想发动到位。精准扶贫,思想先行。乡党委政府采取召开会议、横幅标语、公示栏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精准扶贫工作,着力营造基层群众懂政策、党员干部齐上阵、领导干部带头抓的浓厚工作氛围。先后多次组织干部职工、村“两委”到贫困户家中进行思想动员,与贫困户交心谈心,广泛宣传发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转变传统种养殖方式。工作队员、挂钩单位采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会议和入户宣传等方式,广泛宣传中央、省、州、县关于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和政策措施,让广大群众知政策、明差距、转观念、感党恩,做到精准扶贫家喻户晓,并采取调查研究、座谈访谈、交心谈心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问贫情、知贫因、思富路,赢得群众支持和参与,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信息对接到位。准确把握贫困户信息,先后3次组织工作队员到村到组到户走访,掌握贫困户精准扶贫需求,研究精准扶贫项目发展可行性。做好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精准扶贫办公室、帮扶干部、帮扶单位与贫困户信息对接工作,保障精准扶贫项目能落地、能增收、见实效。

帮扶人员到位。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州县乡干部职工643人挂钩帮扶户1452精准识别贫困户,州县单位包村、部门包组、干部包户,挂包帮单位下派精准扶贫工作队驻村指导落实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贫困村不脱贫挂包单位不脱钩,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干部不脱钩,帮扶工作与单位和个人考核挂钩,强化帮扶干部工作责任,保障了帮扶人员对待帮扶工作到位、到心。

群众参与到位。为了提高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自觉性和主动性,改变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乡党委政府通过召开会议层层动员群众,大力宣传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打消贫困户的思想顾虑,使贫困户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建设中来,形成广大群众热心参与精准扶贫,谋求精准扶贫、增收脱贫的良好局面。

政策引导到位。为使扶贫工程的推进达到“精”与“准”,乡党委政府牢牢把握相关政策,通过定期召开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认真学习利用相关政策,解决干部对惠民政策不清楚,适用和实施范围、对象、界限不清晰,支持和扶助内容、责任、任务不明确等突出问题。由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劳保所、计生办等涉及惠民相关政策的办公室牵头,逐项逐条梳理惠民政策的类别、基本内容、政策依据、等内容,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让群众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各类惠民政策。

实现“七个一批”脱贫

通过落实“12345”精准扶贫机制,白济汛乡实现 “七个一批”脱贫:一是通过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培育群众稳定增收长效机制,切实解决一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二是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112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和生态保护人员,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三是针对部分群众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地方的实际,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等问题,有计划进行易地扶贫搬迁,现已完成易地搬迁安置29个点、1242户、4471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08户、1607人);四是结合托巴电站建设库区移民工作实际,严格落实好移民相关政策,有序推进移民水、电、路、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五是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特别是新生代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服务,让其在发展生产和务工中稳定增收;六是通过医疗救助一批,教育资助一批,民政政策兜底一批措施切实解决特殊困难群众的脱贫问题;七是通过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我们乡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希望差距还很大。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李清壁在白济汛乡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辉煌60
   第3版:要闻
   第4版:副刊
撸起袖子加油干 扶贫扶进心窝窝
科技部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我州举行防范网络泄密窃密技术宣传
香格里拉市加强农村消防宣传教育
法律知识进乡村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