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信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信息
 
标题导航
  2017年8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胃老反酸要调肝

伏天很多人喜欢吃烤串喝冷饮,爽过之后又容易出现胃反酸的情况。一般认为,酸水由胃中上泛称为反酸,中医称吐酸或泛酸,若随即咽下则为吞酸。

人们在进食辛辣刺激、酸甜、油腻等食物时,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出现反酸,尤其是生活不规律的人及吸烟、饮酒和常吃夜宵的人容易出现这个症状。也有的人是由于消化道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胃酸分泌过多。因此,临床上反酸主要见于胃食管疾病,同时,这种胃部不适与肝也有着密切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五脏主五味,酸为肝所主,适当摄入酸性食物,可起到充养和补益肝脏的作用,但如果酸味食物吃太多,反而会导致脾胃损伤,出现反酸。

同时,肝又主疏泄,它能够调节全身的气机,使人心情舒畅。如果肝失疏泄,可导致情志失调,出现急躁易怒或郁郁寡欢、多愁善感等不良情绪表现。常言道:怒伤肝。怒而无节制,就会持续给人体带来不良刺激,使肝气横逆,乘脾犯胃,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进而发展成反酸。

中医对反酸认识较早,病理属性有寒热虚实之分,临床上以热证、实证多见。主要病机是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其治疗以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为根本原则。

肝气犯胃者常伴有口气重、胃脘闷胀、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咽干口渴、舌红、苔黄等症状。治疗时应清泻肝火,和胃降逆,常用左金丸加味或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食疗方面,可用胡萝卜、莲藕、陈皮等熬粥,有理气和胃的功效。若胃失和降、脾胃虚寒者,常伴有胸脘胀满、四肢不温、喜食热饮、舌淡苔白等症状,治疗方法宜温中散寒、和胃制酸,常用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加减治疗;食疗方面,可用党参、茯苓、生姜、大米熬粥,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来源 人民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信息
   第4版:民族文化
维生素B3有助避免孕妇流产和新生儿缺陷
牙疼“不是病” 怎就要了命?
寿命长短,不是因为衰老和生病,而是取决于它!
继承革命意志 坚定革命信念
火龙果种出甜日子
宝宝两岁前口水多 大多正常
家中宝宝发烧如何使用退烧药?
胃老反酸要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