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德钦新闻
 
标题导航
  2017年8月2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践行忘我的革命精神 任劳任怨为人民服务
——记原州委书记、州长李国良
原州委书记、州长李国良。

1981年5月,在迪庆州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李国良当选为迪庆藏族自治州州长。李国良同志真心感谢党和全州人民的信任,在激动的同时又感到了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事实如此,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迪庆,经过多次政治运动、十年“文革”和长期代管,错过一次又一次与全省同步发展的机遇,加之由于多年来国家在迪庆大力发展森林工业,大肆砍伐木材,使迪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全州经济社会发展迟滞,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极为落后,人民群众生活非常贫困。

摆在新任州长李国良等政府领导班子面前的问题和困难实在太多:政府机构不健全、班子不齐、人员不整,大部分政府办事机构正处在逐步恢复当中,工作人员紧缺;全州农业生产落后,产出完全不能自给,除了“木头财政”,境内没有一个像样的产业;全州干部群众还没有完全从极“左”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思想障碍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绊脚石;许多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严重阻碍着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在所有这些问题当中,李国良同志认为最关键最核心的是全州干部的思想问题。

——平反冤假错案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早在1977年,迪庆州范围内就已经开展了“揭、批、查”运动,查清了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1978年4月,中共迪庆州委成立了“左派分子摘帽办公室”。9月,州委、州政府为“迪炮”、“266”政治冤案平反,并下发州委党办(78)字第23号文《关于为“迪炮”、“266”政治冤案平反的决定》。1979年2月,迪庆州委按照中央(1979)5号文件精神,在全州部署了对四类分子摘帽工作。1980年5月,州委、州政府对全州民族宗教上层爱国人士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扣发的工资予以补发。1981年3月,州委、州政府还对原州工委常委、副州长赵宝鹤给予彻底平反昭雪,恢复了政治名誉和党籍。

1981年4月底,李国良州长参加了州委常委组织的“邓小平3月27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点学习会”。州委常委一班人通过学习讨论,取得了以下共识:政治上和中央保持一致是对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与中央保持一致,首先要在思想上取得一致,才能自觉地在政治上、行动上保持一致;解放思想是针对“两个凡是”,既要反“左”,又要反“右”,重点纠正“左”;纠正“左”的错误,要划清界线,不要随便上纲上线;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大讲,而且要大抓,下定决心,坚持到底;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引迪庆搞好工作,沿着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11月,州委落实政策办公室、州政府办、州财政局联合发出《关于在这次落实政策中认真处理好“政治边防”和“第二次土改”中被查抄户经济困难补助的通知》,并从州财政中拿出5.5万元,加上省民委给的1.2万元,分配给各县作为查抄户的生活困难补助经费。

为教育干部群众,使大家把思想真正统一起来,尽快肃清错误思想的影响,李国良同志带领州政府一班人,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委精神,同时,结合迪庆实际,从平反冤、假、错案入手,坚决纠正“文革”的错误。对各种与中央、省委精神不相一致的思想给予了严肃的批评和纠正;对一时想不通的同志则给予耐心的教育和帮助,用事实教育群众。在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和统一思想方面,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对迪庆“文革”中的冤、假、错案,李国良同志坚决执行中央、省委指示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决予以澄清和纠正。

到1982年2月,“文化大革命”中全州影响大的8件冤、假、错案(“迪炮”“266”“联指”“国民党支部”“4·27爆炸案”“大同党”“红联”“白茫红炮手”“金江杀人集团”)等涉及3596人,都已公开平反昭雪,对个人恢复了政治名誉。全州在“文革”“四清”“反右派”“反左倾”四个运动中立案审查的1001人,已检查验收771人。同时,按中组部(79)33号、(80)2号及省委办公厅(80)28号等文件精神,对有申诉的历史老案280件作了复查。其中,维持原结论的82件,部分修改结论184件,重新作结论的14件。

1983年4月,中共迪庆州委下文对“文革”中诬蔑云南地下党“边纵”的冤案进行了平反,对过去所作的不恰当结论给予纠正,对受到错处还未改正的,按中央组织部(81)5号文件精神进行了复查纠正。年内,对松谋、阿垒二人在“文革”中被扣发的工资补发给了负责赡养、安葬的亲属。

1983年8月,李国良任州委书记。

1984年8月28日至9月1日,州委核查“三种人”领导小组召开全州核查工作会议。会议一致认为,在整党中要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要坚决清理“三种人”。会议结束时,州委书记李国良要求做核查工作的同志振奋革命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9月,州委、州政府对原政协委员中民族宗教上层人士45人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妥善处理,对已死亡26人全部补发了抚恤安葬费,被关押的4人进行了平反;对41人被扣发的工资全部进行了补发,对家属、遗属恢复城镇供应待遇,对子女就业和生活困难补助方面作了部分安排解决;尚在世19人,政治上都作了安排。10月,全州检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全面结束。

——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至1982年9月,全州2298个生产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1642个,占全州总生产队的71.45%;实行农田包干到户,多种经营专业承包到户的生产队637个,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队14个,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的生产队5个。

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后,迪庆州采取了一系列放宽农村经济政策的措施,扶持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当年,全州拥有农业机械6万马力,拥有农用702拖拉机1.8万马力,手扶拖拉机659.8万马力,机耕面积达6.1亩,农村发电量达9984千瓦,农业总产值达6644万元。农业人口平均收入达262元,比上年增长2%。粮食总产量达9666万公斤,农业人口平均有粮360多公斤。

到1984年12月,全州重点户、专业户发展到3479户,占全州总农户的7.5%。在重点户、专业户中有种植业户680户、养殖业户737户、运输业户920户、加工业户396户、商饮服务532户、建筑业28户、采矿业32户、医务业29户、电影业57户、科技21户、其他47户。在全州3479户重点户、专业户中,户均年收入万元以上的有15户,售粮5000公斤以上的“万斤户”有5户。

——实施林业“三定”

迪庆州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简称“林业三定”)是从中甸县(现香格里拉市)试点开始的。1981年5月,中甸县革委会组织成立中甸县林权复查领导小组。1982年3月1日,林权复查工作组分头进入12个公社,共计55个大队650个生产队,对每个村及生产队的林权进行了复查,落实插碑定界。9月15日,复查全面结束。全县划界总面积112.8公顷,活立木总蓄积912l万立方米;划国有林面积为67.2万公顷;划归集体所有林面积45.6万公顷;划出水源林及水土保持林44万余亩;划出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纳帕海自然保护区、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当时还有6个公社的3001户要求划出自留山,所以划出5999.4亩宜林地为自留山。

李国良州长充分认识到生态对迪庆各族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对全州“林业三定”工作极为重视。1982年2月,迪庆州委、州政府成立了迪庆州林业“三定”工作领导小组,共抽调893人组成林业“三定”工作组。中甸县在金江公社新建、兴隆两个大队(今金江镇新建村、兴隆村)部署开展“三定”试点工作,德钦县在高峰镇(今升平镇)部署开展试点工作。维西县及中甸县从清理毁林开荒、制止乱砍滥伐人手,共清理毁林开荒156l起、乱砍滥伐203起、退耕还林2585亩,没收木材1346件,罚款2585元,责令补交育林费1000元。

在落实林业“三定”过程中,全州共发生山林纠纷161起,通过协商解决144起。1982年8月,全州林业“三定”工作基本结束。林业“三定”后,全州林木蓄积量为16.8亿立方米,其中,用材林1.06亿立方米、防护林5352万立方米、疏林653万立方米、散生林113万立方米、其他103万立方米;林木总生长量210万立方米;用材林生长量工22.5万立方米。

——在农村推进设区建乡工作

1983年1月,根据中央(1983)35号文件精神和省委关于在春耕大忙之前抓紧抓好设区建乡工作的部署,州委常委对全州设区建乡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并成立州委农村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州抽调州县两级150名干部参加设区建乡工作,要求2月15日集中培训工作队,3月1日进村,4月底完成,5月上旬做好扫尾工作。

5月下旬至8月底,迪庆州农村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中甸县金江公社进行,参加试点的有州级有关单位,中甸、德钦、维西三县有关单位共66人。这次试点是在一个公社内政社、商业、信用社三个体改同时进行。共选配区干部16人、乡干部37人。1984年3月,在通过金江公社试点的基础上,迪庆州农村设区建乡工作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和省委一月县长书记会上的部署,在全州范围内一次性铺开,历时两个多月,到5月初基本结束。这次设区建乡工作,全州组织了1228人组成的工作队深入农村,把全州30个公社,175个大队,改设为27个区,3个县属镇,172个乡(其中,有13个民族乡),3个区辖镇,6个农业办事处。

1986年11月,李国良同志从州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了下来。1988年3月他正式退休。不幸的是,在他安度晚年时,残酷的病魔向他袭来。这位坚强的藏家汉子不得不到大理60医院接受治疗。1993年3月3日上午7点30分,李国良同志因患肝病,医治无效,在大理60医院逝世,享年64岁。

(州政府经研中心 周国星 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德钦新闻
   第4版:卫生与健康
公安机关开展“迎州庆”城区交通秩序大整治
州政协视察香格里拉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践行忘我的革命精神 任劳任怨为人民服务
奋力推进农村改革
我州退休厅级老领导视察州庆项目建设
改革春风暖乡村
飞马转盘新变化
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