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是中秋各家各户必备的食品。在香格里拉城区,节日前后,各大商场、超市早早地就被各种月饼所占领。芝麻馅饼、火腿馅饼、豆沙馅饼……种类繁多的月饼各领风骚,让人目不暇接。
我每年为父母买各种月饼,而他们总是说:“这些新式月饼中看不中用,光包装就花了好多钱,馅不是太甜就是太咸,我们农村人吃不惯。”往往几个月过去了,月饼还好好地躺在盒子里,最终让猪儿饱了口福。
一路走来,每逢中秋阖家团圆的美好时节,能品尝个家乡月饼,总有种满满的幸福感。金黄的外表,淡淡的薄荷香,熟悉的味道让人难忘。
小时候,中秋佳节是姊妹几个最喜欢的节日,父母却累得够呛。每年中秋节前一天,母亲就要开始忙着筛面、蒸面、发面,再剥好核桃仁、备好薄荷叶。中秋节那天,母亲起得很早,把灶里的火烧得很旺,把锅擦得很亮。太阳刚出来,母亲的第一锅月饼早已新鲜出炉,月饼的清香看得我们只往肚里咽口水。
家乡的月饼是用上下锅两个烘焙出来的,底锅稍平用来放月饼,上锅则用来放火炭。下面烧火,再往上锅不断添放火炭,在上下火力的共同作用下,一个个金黄的月饼就这样出炉了。烘烤月饼,掌握火候很重要,火大了,月饼表面会焦,火小了月饼则很难有那种金黄的颜色。
家乡的月饼很考究,也是体现女主人家手艺的一种方式。面发酵不足,烤出来的月饼略显死板。用油不足,则月饼不够松软。一般出炉的月饼需要用菜叶捂一个晚上左右,口感才会达到最佳。
而今,随着新式月饼、 烤具的出现,面对繁琐的月饼制作过程,很多人都选择简而化之,纷纷购买新式月饼。家乡月饼传统的制作手艺也正慢慢失传。而远离家乡的我们每逢中秋佳节,最爱的还是家乡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