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岛至大连
告别了青岛,我们又坐火车前往威海市,计划从威海坐船去大连观光。2个半小时走完273公里行程,在威海市作了短暂的逗留。
威海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果然名不虚传。街道整洁干净,行车秩序井然。在火车站出口,有一个专门的地下层,所有出租车都排队候客,客人也要排队上车,没有其他城市的争车现象。每个公共车站台,都有电子显示屏,不断更新每一路公共车的动向,乘客可以知道自己要坐的车到了哪一个车站,一目了然。我们去当地最大的超市齐鲁商场,超市商品齐全,二楼还附设了各种餐厅,全国各地的小吃都能品尝。餐桌标识提醒,要光盘行动,不浪费粮食。点餐时,老板会根据客人的数量,建议合理的消费份量。
夜里9点半,我们从威海港乘坐客运轮船,经过7小时的夜航,第二天凌晨4点半抵达大连港。
第一次乘坐客运轮船,一切都感觉新鲜。船上的一等舱客房,装备了卫生间,可以看电视。其余的二等、三等舱以及普通船票,轮船上都机动灵活安排了4人、6人以及50人座位,可以自由选择。说客运轮船是一个小社会,一点也不为过。乘客刚上船,广播就不停的提示,一会说船上有超市、餐厅可以消费,一会又说开船的前30分钟,只要出点参观费,就可以到船长室科普航海知识。广播还反复说,乘客可以到甲板上观赏夜景,吃海鲜烧烤。我们索性就上甲板,去看一看,上面早已有客人在溜达,也有烤鲜贝、鱿鱼之类的出售。四处张望,整个海港灯火朦胧,海浪拍岸。
刚回到船舱,又有人前来敲门推销大连一日游,有两条线路可供选择,一是去大连金石滩一日游,可以看到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金石滩、游览被地质专家称为“海蚀动物园”的金石园、展现神奇人体结构的生命奥秘博物馆。二是去旅顺一日游,可以乘车赴素有“中国近代史露天博物馆”之称的旅顺口区,游览日俄战争中双方争夺的重要战场之一的东鸡冠山景区、闯关东民俗文化村等。学过中国近代史,很想了解日俄战争的历史,就决定选择了旅顺一日游。
早上在大连上岸,6点后马上就坐旅行社的车开始游程。导游让大家别上旅行社标志的徽章,凡出门参加旅行社的游玩,他们都会发放一些团队的标志物,有的是太阳帽、旅行包,有的是一个编号挂牌。其中大有奥妙的,一般有两个作用,一是免费做旅行社的宣传,扩大影响,二是在购物时方便统计团队消费了多少,这样给导游和司机提成就不会搞错。
东鸡冠山日俄战争遗址包括东鸡冠山北堡垒、日俄战争陈列馆、望台炮台和二龙山堡垒四个景点。东鸡冠山北堡垒是沙俄1898年3月侵占旅顺后修建的东部防线中一座重要的攻守兼备的堡垒,是日俄战争中双方争夺的重要战场之一。望台炮台是日俄争夺旅顺的最后战场。因遗留山上的两门俄军残炮而被当地人称名为“两杆炮”。二龙山堡垒是清政府于甲午战争前所建,先后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战火。
当大家乘车在逶迤而上的东鸡冠山盘山公路奔驰着的时候,不但可听到山雀和杜鹃的啼鸣,还可以看到惊飞的花喜鹊与羽毛艳丽的大山鸡,满眼是望不到边际的青松、柞树。然而可曾想到100年前这里是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东鸡冠山北堡垒主要由堡垒大门、军官室、兵舍、弹药库、电话室、侧防暗堡、外沿坑道、护垒壕、梯形井、暗道、炮阵地、机枪阵地、伙房兼包扎所、暗堡、堡垒后院、木吊桥、散兵壕等设施构成。如今,我们在这个景点,可以看到清军与日军激战后遗留下来的火炮,锃亮的炮膛,仿佛在讲述着屈辱的历史。北堡垒的坑道、暗道、兵舍上面可以看到弹痕,这是日俄帝国主义在中国侵略的罪证。
导游讲,1898年,沙俄出于军事侵略的需要,在旅顺城区周围10公里的防线上大修防御工事,东鸡冠山是东线重点工程之一。沙俄殖民当局驱使上千名华工用了四年时间将堡垒修成。该堡垒呈五边形半地穴式,周长496米,面积9900平方米,外壕4000米长,系用混凝土与鹅卵石浇注而成的永久性建筑。整个堡垒找不到一根钢筋,完全由厚0.9米的混凝土灌筑,上面还覆盖着2米多厚的沙袋和泥土,能抗击230毫米以上口径炮弹的轰击。所用水泥是从遥远的圣彼得堡航运而来,由150公斤重的木桶封装,再由中国民工拆运使用毛驴驮上山。1904年6月,俄军在堡垒竣工后为防“泄密”,竟残忍地将一千多名参与施工的华工骗上“波罗”号舰船,行至旅顺口外将船炸沉,这千名无辜的冤魂至今仍在旅顺港外的深海波涛中悲愤地呐喊。所以有人建议应该在东鸡冠山北堡垒为这些死难华工相应建一座纪念碑,用以揭露和抗衡帝国主义在此所建炫耀自己“武功”与“赫赫战果”的那一大一小两块碑。
如今,这里是大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每天,这里都走过队旗、团旗和旅游团体簇拥的队伍。人们站在故垒的废墟上,都会发出心底的誓言:决不能让这些残堡旧垒再成为对准我们大好河山和祖国母亲胸膛的炮台。
终于看到了旅顺军港,它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一处举世闻名的天然良港。军港地理位置极其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旅顺口见证了百年来大连的沧桑历史: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都在这里惨烈爆发。有诗为证:一山担两海,一港写春秋,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
现在的旅顺港显得格外平静,左右臂膀般的两座小山从港口环绕出去,扼守住了一片宁静的港湾,港湾里停泊着几艘军舰,真是易守难攻,怪不得日本人和俄国人不约而同地看中了它。也只能怪那时的清政府实在腐败,一支北洋海军居然全军覆没。日本人侵占了旅顺之后,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被害人数达三万多人,最后,整个旅顺只剩下36个人。建国后,旅顺港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重要基地。
如今,军港东侧已辟为公园对外开放,公园呈带状,靠海一侧有大堤,驻足大堤放眼前方,著名的旅顺口近在咫尺。在这里还可以“零距离”看军港,运气好一些,您将看到军舰或潜水艇进出旅顺口的威武场面,每逢此时,游客们总是争相拍照,惟恐逝去这难得一刻。站在军港对面的白玉山上,眺望山下,碧海蓝天,气定神闲,依稀分辨出海鸥在水面上下翻飞。沿着港口走一走,低头细数水里认不出的小鱼。随便往哪儿一瞧,都是一幅入画的景色。
走进园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高2.4米,厚0.8米,横宽1.5米的石碑。碑石是从老铁山精选出来的天然巨石加工而成,重达一吨左右。碑石正面镌刻着“旅顺口”三个大字,涂鲜红色,远远望去,格外醒目。背面刻有记载旅顺口由来的碑文。这里是游客必到之处,也是游客留影最多的地方,因为它是旅顺口的标志。
公园西侧那尊巨大的铜塑《醒狮》,取意于旅顺口元代曾名“狮子口”,象征着祖国日益强大,如同睡狮猛醒,昂首待发。园东门入口左侧,立一尊汉白玉雕塑,基座12米高,是用黑色大理石镶饰的。女琴手身着连衣裙,抱琴坐月下,寓意深刻,构恩巧妙,使人们自然联想到《军港之夜》这首歌。它同军港夜晚的景色浑然一体。游人到此拍照,留下美好的印象,思念年轻的水兵日夜守卫着祖国神圣的海疆。
在军港之夜主题公园,我们观看了一场《印象旅顺》。张艺谋导演历时20年打造的中国“印象”系列已成为国内高端旅游品牌,杭州的《印象西湖》、云南的《印象丽江》等都属其中。2014年大连屹海旅游集团倾心打造的《印象旅顺》,以“旅顺军港”为创意元素,旅顺的历史文化为内涵,中国近代史为依托,演绎了“旅顺的由来”、“甲午海战”、“日俄战争爆发”以及“辽宁号”航母在大连入编等重大历史事件。利用多维空间手法,将屏幕影像与舞台演员巧妙融合;运用3D技术与珍贵史实素材相结合,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表现技术,在多维度空间中营造出大气磅礴的震撼战争场面,让现场千余名观众犹如身临其境。
“ 我们是旅顺,大连,孪生的兄弟。我们的命运应该如何地比拟?——两个强邻将我来回地蹴蹋,我们是暴徒脚下的两团烂泥。母亲,归期到了,快领我们回来。你不知道儿们如何的想念你!母亲!我们要回来,母亲!”当听到《印象旅顺》中颂诵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旅顺·大连》时,我不禁热泪盈眶,是啊,历史上的祖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导游说,领我们去大连狮虎园开开眼界,坐落在旅顺南路龙塘街道小孤山水库的狮虎园,是由大连野生动植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兴建的集动物野生放养、种群繁殖、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综合娱乐野生动植物园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野生猛兽、珍禽野生放养园,也是种群繁殖的动植物自然乐园。目前,园中饲养东北虎、非洲狮、棕熊、黑熊、狮虎兽共计30余只,都为野生放养。
我们坐的旅游车关好门窗,就在园内慢行,近距离观看野生大型动物。一会到了中午开饭时间,园里工作人员开着一辆越野车到投食区,老虎们便蜂拥而上,一只只扔出来的鸡,马上被撕得血淋淋的。吃够了,老虎们还不离开,绕着一辆小客车,趴着车窗张望。虽然这辆车全车都安装了防护栏,我们还是感到心惊肉跳。在一个混浊的露天大水池里,懒散地躺着两只狗熊,导游提出一大口袋可乐、面包,得意地说:“我让这两个老黑敬礼,你们相信吧?”说着,他手一挥,可乐飞向狗熊,它们马上在水中站起来,保持立正的姿势,抢着咬住可乐。几秒中,它们就打开盖子,喝完可乐。“它们不喝纯净水呢,聪明啊,只喝可乐。”导游把游客喝了一半的矿泉水夺过来,拧上盖子,扔给熊们,它们远远地看着,一动不动。一车的游客哈哈大笑。我却感到很不是滋味:这些动物天天喝可乐,怕会得糖尿病。人们说动物凶猛,和人比较,算不了什么。
闯关东影视城值得一看。一踏进影视城的大门,就看见青砖灰瓦的老式院落、旗幡飘扬的酒馆和当铺、古色古香的老街以及街墙上的泛黄的宣传画报。一派典型的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方小镇的风情和民俗。小镇入口处是一个高大的门楼,往里走,便是一栋栋老式建筑和旧时庭院。再往里走,我们看见了庄严气派的山东大院、热闹亲民的三合羊汤馆和景芝酒馆、府第深入海的王宅、生活气息浓厚的平民海草房等。
无论山东大院、北京式的四合院,还是简陋的海草房、泥土房,其屋里的陈设都是造旧如旧,十分考究,其中很多物件都是从民间收集到的当时旧物。比如线笸箩、纸缸子、妆奁、留声机、凳子等,置身其中,恍如隔世。走进影视城,会使你有如穿越时间隧道,徜徉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这个影视城给人很多启示,为了真实再现当年的历史风情,提高拍摄质量,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闯关东》电视剧打破原有的影视基地临时搭建一次使用的做法,改为建设永久性基地,实现拍摄、旅游、生活一体化,进而形成了今天的大连闯关东影视城。国内也有许多这样的成功经验。比如说,横店就把各个朝代的布景实物化,吸引了许多剧组来取景,同时,游人也前来开眼界。大理的天龙八部影视城,也是将电视剧拍摄后的资产盘活,并且将大理白族的风土人情主题展示,既有了旅游收入,又极力宣传了大理历史民族文化。近几年来,香格里拉也时不时有影视剧前来拍摄,如果条件许可,完全可以建设一个可持续利用的影视城。
离开大连前,我们照例去俄罗斯一条街游玩。那里的尖顶式建筑、套娃工艺品、烈性伏特加、欧味巧克力,无不体现出俄罗斯风情,让人就象来到异国他乡。旅游开发后,许多景点都如此,无法回避外族侵略的历史,这些外国人留下的建筑成了现在的城市地标,也是旅游景点游客喜欢去看的内容。就像在大上海的外滩,有许多外国的建筑群,那里号称万国建筑之窗,本来是外国人侵略殖民中国的历史遗址,现在却是游客喜欢观光的地方。作为国人,我们在旅游时既要体会到厚重多元的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也千万不能忘记过去苦难的岁月。我想,这样才是我们旅游中的最大收收获。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