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民新村的幸福生活
松学宝
依山而建的移民新村。
蓝莓基地。

错落有致、依山而建的“小别墅”,村民广场、球场和绿化、路灯、文娱设施等一应俱全,“水、电、路、视、讯”直通家家户户…………

这就是维西县永春乡庆福村东山村民小组,一个距维西县城约20公里的移民新村。

自搬入移民新村,东山村村民一改昔日的生活方式,一心一意谋发展,日子越过越红火,乡村越变越迷人。眼前的东山村,家家户户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种满了果树,菜园里蔬菜郁郁葱葱,还有很多家庭买了车。

村里的妇女代表,担任过州人大代表的村民蜂秀春,用“勤劳”二字总结了这些年来村里的变化。

“干部付出辛勤汗水,群众收获幸福生活”,记者走进蜂秀春家,这副对联映入眼帘,对联的横批是“干群同心”,这副对联背后折射的正是东山村近几年的变化。

看着干净整洁的新房,蜂秀春泪水在眼眶打转,久久不能言语。“我们住了大半辈子的木楞房和土基房,真的没有想过有一天也能住进这样的楼房,让我们穷苦百姓享受到这样的好政策,谢谢党,谢谢政府。”说着眼泪流了下来……

“国家政策真好!如果不是实施扶贫移民搬迁,我们的生活还像以前一样……,现在好了,日子过得很安稳踏实!”蜂秀春说。

蜂秀春一家长期生活在大山深处,条件十分恶劣,生产生活困难,“每逢下雨天,一家人都不能安心入睡,木楞房年久失修导致漏水严重,且面临倒塌的危险。”蜂秀春说,“当得知政府要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后,心里非常高兴,全家举双手赞成。”

在屋后,蜂秀春61岁的父亲李宗国老人正在忙着打整从田里收来的木香。“木香湿货7元一市斤,干货15元,现在家里共种植8亩,预计产量能达到1500斤左右,政府让我们搬家后,并没有搬完就不管不顾,驻村队员积极为我们谋划能增收的产业,除了种植药材,我们还养了山羊和土猪,今年包谷的收成也不错,预计年收入可以到5万元,这日子越过越舒心。”

许多搬迁户的群众自从享受了移民搬迁政策后,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以前的木楞房、土基房,外面大雨,里面小雨,现在无论刮风下雨都不用担心,家里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用电也方便,居住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二是前后生活变化大。以前住在山腰上,交通条件、教育条件、医疗条件都非常差,现在不论是物质条件还是文化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是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能够抓住国家优惠政策的契机,但并不依赖于政策补助,能够积极主动地谋事业、促发展,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换取幸福生活。四是娱乐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空闲时间妇女们可以跳广场舞锻炼身体。移民搬迁帮大家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据悉,东山村民小组有41户152人,均为傈僳族群众。移民搬迁搬得出,如何才能留得住?能致富!搬迁后,东山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种植中药材,在原居住地种植核桃、苹果、蓝莓等,并上些“短平快”项目,打造东山村中长期增收致富的产业。用勤劳获得收入,用双手打造幸福生活,对于未来,东山村的每个村民都是信心十足。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综合
   第4版:文娱时尚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维护宪法权威”“12·4”国家宪法日法律知识宣传活动
州妇计中心部署下年度工作
“五个一”宣传
“卓卓康巴·传奇昌都”
全州基层民政业务培训班开班
迪庆首个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立
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到我州调研
移民新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