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冬季,气温降低,气压成了高压,气流的对流作用弱,污染物难以扩散,加上冬季取暖等因素,造成冬季污染物数量增加,因此冬季的空气质量更差。加之冬季气温低,开窗的机会不多,室内大部分依靠内循环的抽风设备进行空气流通,冬季的干燥,使得人们易出现咳嗽咽喉方面的问题,这样容易出现口舌干燥、胸闷、头晕容易疲劳、容易感冒、上下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甚至长时间坐在某处不走动久了会感觉浑身乏力,易瞌睡。空气中各种致病细菌增多。冬季是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长时间待在室内相对封闭的环境,各种致病细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并滞留在室内,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飞沫有的漂浮长达30余小时,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空气中的污染物增多。除了原有的装修、家具、电脑产生的有害气体甲醛、氨气、苯和放射性物质和电子污染以外,天气冷不可能会经常开窗通风。空调取暖,室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漂浮的灰尘、颗粒物都会逐步增多。
在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的舒适感、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和健康状况都取决于室内的空气质量。我们在一生中,大约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在封闭的空间或建筑内度过。因此,出于健康、舒适度的考虑,一定要降低室内供暖能耗。
另外,冬季空气质量差的原因还有:冬季由于地面夜间的辐射降温明显,大气低空容易出现“逆温层”,空气的水平、垂直方向交换流通能力变弱,空气中的污染物被限制在浅层大气中,并逐渐集聚成霾,导致空气污染。同时,冬季雾天出现的频率更高,有雾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大气比较稳定,而稳定的大气又容易使污染物聚集,所以大雾天通常会伴随着或轻或重的污染情况。与此同时,很多时候出现的低能见度天气,实际上是因雾和霾混合导致的,早晨相对湿度较高时大多是雾,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后转变成霾。特别是受燃煤以及烟花爆竹燃放等影响,冬季排放的污染物更多,这也就是冬季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另一个原因。
因此,害怕寒冷的朋友,到了冬季更不愿意出外活动,一直待在家中,不妨尝试以下办法从日常生活中改善空气质量,例如,每天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次通风时间不能低于一刻钟;或者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盆栽或植物来帮助净化空气。
(和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