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信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旅游生态

第3版
综合信息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1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乾坤的传承情结
和建芸 央金拉姆 和启光

没有高科技的设备,一根根纤细的银丝,一片片薄如纸的银片,在民间艺人和乾坤一锤锤的敲打下变成精美的银饰展现在人们面前。“从16岁开始我就跟着爷爷学做银器了”,和乾坤自豪地说。12月11日,记者在维西县塔城镇见到了这位笑容可掬的民间艺人和乾坤。

今年53岁的和乾坤出生在维西县塔城镇英都湾村一个藏式首饰制作世家,从小就受到爷爷的熏陶,对银器手工艺制作有着一份执着的热爱,就是这份执着,让他对银器制作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他研究出的吉祥八瑞、串枝莲等图案,式样越来越多,也更加迎合当地群众的喜好。2002年,和乾坤被省文化厅、省民委命名为“工艺美术师”。

除了耳环、戒指、手镯等首饰外,银碗、藏刀壳、寺院法器等器物也被他打造得精美又不失民族特色,使他在当地赢得了好名声。销售额年年攀升,在传承和坚守好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家庭走上了小康之路。“以前主要是帮别人加工银器,把客人拿来的银元加工成首饰,而且那个时候银子质量没有现在好,现在条件好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买银器、首饰的人越来越多,除了藏族,还有纳西族、傈僳族也有来买的。如今我的银器供不应求,每年销售额达到40多万元,纯收入10万元左右。我的银器首饰还是塔城神川热巴舞服饰的配饰呢。”和乾坤自豪地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问到银器手工艺未来的传承,和乾坤叹了口气,“很多年轻人太浮躁,不愿意静下心来做,其实只要喜欢学,认真学,我都愿意教。以前生活苦,手艺就是饭碗,都不外传,因为谁也不想把饭碗送给外人。如今,手艺还是一种文化,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丢了,要把它传承下去,这是我作为一名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我作为一名党员,也有义务带领更多的老百姓和我一样通过手艺富起来。只要他们愿意来学,我会毫不保留地将这门手艺传授给他们,不收取任何费用还包食宿,只愿能有更多年轻人接过我手中的这份手艺和责任。”

和乾坤说,制作手工银器饰品,每制作一件银器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过程极其复杂,一个成品需要多道工序,很考验制作者的技术、耐性和毅力。

目前,和乾坤带了一个徒弟,向他传授毕生所学。他说,不管如何困难,都希望手工打制藏式银器首饰的这门传统手艺能传承下去,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欣赏传统的藏族银器制作工艺并将它发扬光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旅游生态
   第3版:综合信息
   第4版:民族文化
香格里拉市市委编办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香格里拉市推进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香格里拉市企业打造温馨家园
注销公告
登报作废
遗失声明
施根登村探索村级换届选举新路子
德钦县人民法院发放执行案款
州邮政管理局学习传达十九大精神
和乾坤的传承情结
武警云南总队六大队新兵拉练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