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武定县坚持选优派强驻村帮扶力量,统筹推动优秀人才聚集基层,帮助基层干部群众理思路、找出路,扶真贫、真扶贫。“驻村干部白天帮我们找项目、找资金,晚上和我们拉家常、讲政策,围着火塘一坐就像一家人!”环州乡五谷箐村民张绍强对此深有感触。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武定县把选派优秀干部到基层帮扶作为部门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四严格”措施,促进驻村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作用。严格选派。针对全县精准识别后,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变化,研究切实可行的选派政策,严把队员资格条件,提高选派质量。年初,从省州县乡四级选派125名优秀干部挂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选派654名干部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坚持选派素质好、能力强、作风实的优秀干部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目前,95家县级部门共选派了253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有85名县级部门班子成员担任工作队长。严格管理。严格执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管理办法,建立县委组织部牵头,县扶贫办、乡镇党委及派出单位为一体的协同管理工作机制,实施驻村队员“八必须”“八严禁”工作制度和驻村队员“召回”管理制度,以请销假“双向签名”、不定期抽查、通报批评、情况月报等方式,严肃驻村工作队周报、月报工作制度,加强驻村队员管理。目前,召回驻村工作队员23人。严格培训。印发了《武定县精准扶贫50问》《脱贫摘帽经验汇编》,建立以讲促学、以考促学机制,开展了4轮脱贫攻坚政策知识闭卷考试,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和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工作队扶贫工作能力。今年,共组织培训12次,各乡镇、各部门召开培训会议100多场次,参训达9000多人次。严格考评。完善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工作机制,引导和激励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聚焦聚力脱贫攻坚。健全“挂包帮”责任落实追究制度,列入省、州、县年度脱贫计划而未完成任务的,严格进行倒查,属于挂包单位和挂包干部负主要责任的,单位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个人年度考核不得评定为基本称职以上等次;未完成脱贫攻坚总体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考核评定为不合格,并严肃追责问责。
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走访贫困户21182户、回访2.494万人,向群众宣传政策79505人、撰写回访报告686份,帮助制定脱贫规划183个,参与修改规章制度288个,办理惠民实事好事105件,组织召开党员会议或党课355次,帮助协调项目207个,争取各类资金1.1亿元。 (云南楚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