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授人以“渔” 致富有“术”
和建芸 央金拉姆 和启光
实地培训。
低改成活的核桃树。

“开展扶贫工作,应发挥人才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和信息扶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智力扶贫突破山区致富瓶颈,让贫困户树立脱贫致富愿望。”维西县保和镇罗马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州林业局林工站高级工程师王水发说。

罗马村位于维西县城东北部,距县城12公里,全村平均海拔为2650米,是傈僳族聚居的贫困山寨,共有12个村民小组356户118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12户1072人,贫困面广,贫困度深。

王水发介绍,以前,罗马村主要以常规种植、养殖为主,耕作方式传统,管理方式粗放,且受市场影响大,收入不稳定,部分村干部、群众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思想僵化、怕担风险,不愿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农业上动脑筋、谋出路,相比产业发展,村民更乐意接受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短期看得见利益的活干。另外,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有力气、有文化的年轻人大多进城务工,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大部分家庭收入主要靠常规种养殖业为主,外出务工为辅,没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更没有积极上进发展新型农业脱贫的思想。

对此,罗马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三委”除了加强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宣传教育,激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动力和脱贫的积极性外,重点做好对村干部、群众能力素质的提升工作,在扶贫攻坚工作中,把智力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

自今年2月扶贫工作队员驻村以来,团结村“三委”积极协助镇产业规划种植工作队,及时开展产业种植部署工作,耐心讲解管理技术,并发挥林业优势,及时前往山头地块、田边地角,分片包干,现场指导村民种植核桃苗木,实地培训核桃提质增效综合管理方法,重点从病害防治、施肥方法、修剪、定干技术、株行距要求等方面进行培训,引导农户科学管理,从思想上引导、发动广大农户的产业发展积极性,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解决贫困户“想致富、没技术”的状况。

“我家以前种的核桃树,都是铁核桃,有些树龄差不多有七、八十年了,每年就结四、五十斤左右的核桃,而且每斤核桃价钱最高时也只能卖到1.5元,现在只能卖到8毛钱左右。去年,工作队认真教我们核桃嫁接技术,现在我家的核桃树都嫁接了漾濞核桃,而且全部成活。”罗马村村民蜂绍成告诉记者。

王水发介绍,核桃低产林改造是2016年3月开始进行的,通过嫁接漾濞核桃,3年内产量可以增加3至4倍,价值增加近10倍还不止。

“进行核桃低产林改造以来,工作队已培训核桃高枝嫁接技术人员40名,并给每人免费配发一套嫁接工具,目前,有两人已完全掌握嫁接技术,可独立完成嫁接。”王水发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通过加强对村民的农业技术培训,利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村民经济林木成活率,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养及科技应用能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扶贫扶在‘根子’上才能助力群众脱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要闻
   第4版:副刊
人人关注森林防火 共同保护绿色家园
授人以“渔” 致富有“术”
取回“真经”思路宽
我州成立天气雷达系统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双引擎”系牢“扶贫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