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唐)。
相信很多人对于玉门关的认识都是从这首语文课本中的《凉州词》开始的,该诗描述了边塞凉州(现在的甘肃武威一带)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而诗中的玉门关便是在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地方。
玉门关,始建于汉武帝时期,据说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渐渐形成,东西方文化、贸易交流日渐繁荣,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公元前121年至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阴关”,而这个阴关又是当时西域和田美玉进入中原的必经关口,所以后来又名为玉门关。
经过两千年的岁月洗礼,玉门关早已繁华不在,失去了曾经的险关辉煌,也已失去了原有功能,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大约三层楼高(城墙高达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遗址,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及一个旅游景点而存在,不像嘉峪关那样保存完好,也没有像阳关一样进行恢复重建,就那样任凭风吹雨打与自然风化,静静地矗立在荒凉的戈壁滩上,没有修饰,也没有美化,或者这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
如今我们能看到的玉门关遗址并不大,只有一个关城遗址和一个展览馆,大约一个半小时就足够了,可以与雅丹魔鬼城一同游览半天即可,两者相隔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