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专页
 
标题导航
  2018年2月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稻香鸭肥人欢笑
——共厂村云高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循环经济见闻
■ 杨洪程
合作社养牛场。
群众在合作社大米加工厂加工大米。

这几天,维西县白济汛乡共厂村糯阁村民小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月机妹一家特别高兴。喜从何来?原来,去年年初,月机妹一家加入云高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合作社签订种植稻田鸭原生态大米协议。到年底,月机妹以每市斤4元的价格向合作社出售稻田鸭大米1000斤,收入4000元;在稻田里养的21只鸭子收入1260元;再加上卖猪和卖中药材的收入,月机妹一家摘掉了贫困帽子。

“加入合作社真好,以前,我们背一袋大米到街上去卖,一斤最高能卖到2.8元,运气好的话能够全部卖完,运气不好的话,只能卖上10来斤,剩下的又得背回来。现在好了,我们只需要按照合作社的要求搞好生产就行了,种水稻养鸭子一举两得,不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一亩地里有了两份好收入。”月机妹笑盈盈地说。

跟月机妹一样,加入云高专业合作社的共厂村46户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在“扶贫资源跟着建档立卡户走、建档立卡户跟着合作社走”的利益链条中摘掉了贫困帽子。

向着发展绿色食品目标,2016年,云高专业合作社成功注册绿色食品商标——稻田鸭生态大米,并与南网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有多少,南网公司就收购多少。合作社投资81万元建设稻田鸭原生态大米加工厂,为合作社社员免费提供加工、销售服务。去年,云高专业合作社社员发展到320户,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46户,发展稻田养鱼210亩,稻田养鸭320亩。

合作社负责人和云高说:“品牌就是合作社的生命,我们严格按照原生态大米生产的技术要求组织生产,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我们的生态大米供不应求。今年,我们准备扩大生产,将稻田鸭生态大米推广到全乡,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生产稻田鸭原生态大米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那么,肥料从何处来?答案就在云高专业合作社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里。

早在2015年,和云高就创办“维西沧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无公害菜牛养殖业,社员达120户。“去年,我们家按照跟合作社签订的合同,卖给合作社菜牛2头,收入18000元。”合作社社员李钱明高兴地说。2017年,合作社社员销售菜牛38头,实现销售收入34.2万元。

合作社养牛场还有一个饲料加工车间,收购社员种植的玉米,加工成青贮饲料。去年,社员和占红家种了2亩玉米,秋收时,他将玉米杆连玉米棒子一起交给合作社养牛厂,收入3100元。“过去,没人要玉米杆,现在好了,玉米杆可以做成青贮饲料,也能卖钱了。”和占红高兴地说。2017年全年,合作社支付给合作社社员青贮饲料款19万元。

养牛的多了,牛粪多了,有机肥也就多了。“玉米杆变成青贮饲料,牛粪变成稻田养鱼养鸭的肥料。这就是我们合作社的循环经济。”和云高说。

共厂村这种循环经济不仅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还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4万元。和云高很自信地说:“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9万多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专页
   第4版:卫生与健康
今年我州将突出抓好九方面重点工作
香格里拉市8名党组织书记述职
香格里拉市举办十九大精神培训班
奏响民生福祉和谐乐章
强农惠农款
稻香鸭肥人欢笑
“四美”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