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岗拉梅朵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8年3月6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远的星星
◆陈红云

在滇西北的这一角生活,相比于其他,日子好像过得很慢,于是很多人都会有仰望星空的机会,这与电影情节或文学艺术无关,因为空间、地域和时间的因素,站在高原看星空,仿佛天空坠地,宇宙只是一种颜色,日月同辉,星河在人的脑海里就是无边的背景,时空的界限无需绝对分明,那些星星,好像很近,也好像很远… …

十年前,我在霞珠村走上教师岗位,我得很正式的强调这一点,因为那是我人生事业的一个郑重的开始,即使当年的我在那个半山坡上是唯一的教师,也无可否认我当时的重要价值。现在看来,会觉得那些日子过得有点悲壮,尽管当时并不觉得。我好像一年到头都把头发扎成一束,以至于偶尔洗头披着长发时,学生们要走近了盯着我看好久。我最怕而又每天不得不做的事就是去学校外面提水,多的时候要提好几个来回,随着途中歇息的次数逐渐减少,手臂力量的渐增让我由衷的感觉到时光的流逝。寂寞的可怕程度让我学会了关注自然,看星空竟然也可以是我的一种热闹的享受。

看着漫天繁星,思考着自己去到霞珠的目的。思量之后,才发现,除了寂寞这个雷人的借口外,竟然没什么说得出的目的,好像被什么推着,没有得选择。按部就班的成长就是一只射出的箭,在我无法左右的处境里显示出他力量的强大。

寂寞足以支撑一个涉世不深的人在僻静的山乡深处,一次次的仰望星空,热泪盈眶。

当大雁在头上飞过七次之后,我也像迁徙的候鸟一样来到了这个地方,这个所谓的城里。有一些命运很单纯,打开之后几乎只是一条直线,所以,算不上深刻,却一直都很明晰。

今天的我穿梭在这个更大的校园里,有了更多的同事,面对更多的学生,生活与工作渐渐粘合成一体。但是,贯穿始终的是我仍然还爱好着看星空,如果说这也是一种爱好的话。

我仍然在教师这个角色里倾注着精力与真情,这让我自己觉得不可思议。有人说,人并不是天生就犯傻的去崇高的,而是现实给了你一个机会,把你摆在一个崇高的位置上。我对这一点心存本能的敬畏,因为它恰如其分的诠释了我们这号人的“一根经”的特性是事出有因的。

当我明显的意识到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了的时候,我也开始学会退出一步看一些问题了。我不知道外国的学校有没有“班主任”这种说法,至于我,现在还在当着班主任,我心甘情愿的充当这一角色,最主要的原因是比起科任老师和校长甚至家长来说,我可以比较容易和学生走得更近,认识他们能让我单一的生命线滋生更多丰富的触角,不是人人都能拥有这种丰富的体验的。对班主任来说,教育管理和教学是不分家的,两种角色掺在一起,无法分离。当教师的“知识垄断”地位被打破的今天,我发现自己也越来越愿意自觉地放下高高在上的威信,越来越愿意做一个陪伴学生成长的朋友。我本身就是一个头上没有光圈的凡人,和我的学生一样是普通人,所以我也不必要端着架子面对我的学生,相反,当我真正的去认识和了解我的学生们时,我才看到了真正的星空。

是的,只有在了解学生时,老师才会发现,学生们就像是会发光的星宿,那些或明或暗的闪光点,总能照亮从教者前行的路。

很多学生都在读书时代和班主任有许多“恩怨情仇”,谁这辈子能不记住几个班主任呢,而我想说的是,当班主任的,也会记得很多的学生——那些老师心里的星星。

一中校园里的杨絮飘飞的季节,成林的玫瑰也长得很有生气。几个班委的工作开始步入正轨,班风学风也在渐渐形成,惠萍和唐宗不在针锋相对,小旭能一口气做80个俯卧撑了,最小的妹妹拉追会自己洗头了,而培楚七林也好久不在班里兴风作浪了,关于这个现象,待大家发现的时候才感觉到我们班真的是难得的平静了很久了。培楚,那个野生的男孩儿,永远行走在人群之外,却独立自主,却生命力极强。

不知道是不是动画片看多了的缘故,第一眼看见时就觉得培楚七林长得像宫崎骏画出来的那种人,有时候他瞬间出现在我的视野,会让我想到“千与千寻”里的小白,还有“哈尔的移动城堡”里的哈尔。我能赢得他的信任,完全依仗漫画。培楚七林喜爱漫画,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而我扎实的漫画功底,也博得了他的另眼相看。

自从我推荐他加入了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后,我们的共同语言好像更多了,他会口齿伶俐的和我讲很多很多:“老班,我跟你说噶,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的神话故事挺好看的,有点像希腊或罗马神话… …我发现《火影忍者》里的忍术命名与他们的神话有关,团藏跟佐助对战时使用的那个高级忍术好像就叫伊邪那岐,而万花筒写轮眼的高级忍术须佐能乎与海神须佐之男很像……还有其他的,哇噻,我觉得日本的漫画很会使用神话传说古书内容之类的,真的挺好的。嗯,对了,我们藏族其实也有很多上古的神话传说,可以挖掘出来画成漫画,那不仅能弘扬本民族历史文化,也是对世界的古老文化的传承……”我喜欢他说话时眼睛亮亮的感觉,那是真正的讲述者的状态。

孙诺卓玛不喜欢我用写作文的方式来谈论课本里的文章,理由是:“作者根本不可能预设这么多的阅读分析理解的线索,如果作者的写作是为了选入中学生课本并由自己的作品引申出那么多的考题的话,那所有作家都会手拉手的去跳海”!她在短时间里有了好几个观点相似的同盟,于是,她们也越来越喜欢和我讨论,有时压住我一头时她们的欢喜是毫不掩饰的。

我喜欢的作家苏童说过:“青年时代的读书是天赐的时间机遇,可能你现在读的书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会在未来某个时机创造你都没法想到的奇迹。”我觉得真好,我是个不善于管理时间的人,但在阅读上却还能坚持自主,我没有特别有力的实例来佐证读书的重要,但我的爱好也间接的传染了学生,老实说,我也不敢讲读书会让人怎么怎么改变的话,因为天天看书,我也没变得怎么样,但是教育本来就是在传授经验,所以我也曾认为教师必须是经验丰富的人,尽管很多教师的实际是单一甚至苍白的。

我们读书有点“瞎读”的味道,就是喜欢看什么就看什么,我看《于丹讲庄子》,他们看《笔仙》、《鬼吹灯》,完了我们也会交换,于是我知道郭敬明的《爵迹》,他们也知道《人间词话》。我在教室里放了一套“香格里拉丛书”任由他们翻阅,时间久了,男生开始喜欢央金拉姆,理由是她写得好看;女生喜欢李贵明,说他人倒不帅,但写得很美,很有个性。我说那阿布司南、和大海等老师的呢?他们说,看照片人有点老,没细读!

所有乐于挥霍的时间,在学生看来,都不叫是浪费。他们喜欢追星,有一部分是为了模仿和炫耀,有一部分是幻想的成分。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拉绒将参带来好消息:他在纳帕海草原的赛马比赛中赢得第一名,奖金可观。小卓玛又是为游客牵马,又是上山捡松茸,赚得“盆满钵满”,春兰说她种了一个假期的白芸豆,手上都长茧了。旺扎说在牧场赶牛的时候亲眼看见了黑熊。玉中家的母猪只生下两头小猪。亚楠家的狗改了名字,从招财改成财宝了……就在大家兴奋地说个不停的时候,又得知二楼最左边初三班的那个叫小霜的女生在假期里意外摔伤,抢救无效,再也不能回到学校来了。我是认识小霜的,因为她是我之前在乡下时教过的学生,我和同学们讲小霜的家,讲她喜欢穿粉色的运动服,喜欢吃“臭肝子”一类的那种小食品,喜欢听许巍的歌… …晚自习下后,青梅、媛媛她们去了那个熄了灯的教室在小霜的课桌上放了一朵面巾纸做的白花。

恼人的杨絮飘得到处都是,患有鼻炎的英语老师每次走过都要喷嚏不断的,眼泪汪汪的。云珍的奶奶病倒在床已经快一个月了,这个被奶奶一手带大的女孩儿表面一切正常,但眼神时常是呆滞的,课堂笔记的一角常会有她凌乱的字迹“没有了奶奶,我该怎么办”。与此同时,成平也每个周末都回到远在洛吉的家,星期天晚自习回来,还没等我开始讲题呢,他已经扒在桌子上睡着了。在他写的周记里得知他的爷爷也是生命垂危了,周末回家的他亲自给爷爷擦脸,洗脚,喂荞面汤。正当我在设计如何与云珍和成平沟通时,宿管老师打来电话说我们班的金子熄灯后在厕所吸烟被逮住了,要我过去处理。无论我说什么样的道理,她始终倔强的一言不发,我恨铁不成钢的数落道:“你怎么能这么自暴自弃,你的理想呢?”她一下子触电似地吼出来“不要跟我谈什么理想,我只想死!”然后她拼命地哭,我说对不起,她抱着我,也和我说对不起。其实孩子的心都有灵敏的触觉,所以他们往往特别容易受伤,特别怕失去,委屈的时候,叛逆成了最好的发泄。所谓成长,就是时间逼着你一个人向前走,去踉踉跄跄的受伤,去跌跌撞撞的坚强。

人人都下意识的回避谈论死亡,所以对此意识淡薄,孩子们尤其如此,而有些悲伤总会有点幽默夹杂在里面。自我们班第三次为仓鼠的死举行葬礼后,我们共同决定——再也不在教室养任何有生命的东西了,包括蒜苗、大葱,甲虫和蜘蛛。人来这个世上,好像总在面对无法掌控的失去,我们姑且把这些不断失去的过程叫做成长。在一切变好之前,我们总要经历一些不开心的日子,这段日子也许很长,也许很短,也许只是一觉醒来,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已经永远不在了。也许当我们在身边的时候,能感觉到的也只是一种淡淡的温暖而已,但当你真的失去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在瞬间荒芜。我们总是在战胜空间,却对时间无能为力,所以我们归结为出一点,那就是“时间是强大而不可抗拒的”。

自从教室里安装了电子白板,接通了网络后,学生们又染上了我的另一写爱好,比如听歌、看电影,观赏瑜伽和肚皮舞的教学视频等。上“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我们观看影片《甲午风云》,七林看得义愤填膺地说想冲进屏幕里去教训坏人;我们看“超级演说家”,特别崇拜北大才女刘媛媛,咱们杨卉萍的国旗下演讲就颇有刘才女风范;当然,我在“每月一歌”里让他们认识了张雨生、邓丽君、黄家驹、刘若英、梁静茹,他们也让我了解了吴莫愁、尚雯婕、张杰以及很多新潮的日韩港台组合。

时间长了,我们这个班总在一些“旁门左道”上找到一些成就感。比如军训第一名;广播体操比赛第一名;在五四青年节上展示肚皮舞和双人瑜伽;在升旗仪式上展示大合唱《闪闪的红星》;在“周日晚班会”上邀请到香格里拉的“民间高手”来讲演,作文、诗歌、绘画和书法上也出了一茬尖子。总之,我们赢得了好多小伙伴们惊艳的喝彩。

当他们表现得品学兼优的时候,我们会努力挤时间分享一部电影。《战马》、《肖申克的救赎》、《冈拉梅朵》、《暖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影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形式各异的窗户,在光影、音乐和故事中,我们尽情地了解着其他的世界。

我们记忆深刻的几部片子,很巧都和星星有关。《星空》、《追逐星星的孩子》、《地球上的星星》,还有《遥远的星星》。

影片改编自几米的同名绘本《星空》。唯美气氛像一个梦幻的世界。电影描绘了一个13岁女孩的世界,尽管生活中父母离婚的阴霾如影随形,生活时常不如意,但在女孩的幻想世界中,一切却依旧是五彩斑斓的。导演用甜美的颜色营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却在讲述一个初中女生最寂寞的一段过去,本质上讲述的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而我们几乎是含着不好意思流出的眼泪看完的。

《追逐星星的孩子》这部电影并不是想当然的追逐梦想那一类的影片,它是一个为了说再见而开启的旅程,其实每个人都曾仰望星空,都有过一个追逐星星的美梦。

《地球上的星星》是部印度电影,美好但好得不真实。 这是又一个俗套的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但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丑小鸭会是真正的天鹅呢,又能有多少像尼克这样的好老师?即便是某些初出社会的充满着憧憬的好老师,后来也很有可能被浮躁的社会所同化,最后那些要发现孩子、不要放弃任何孩子的美好的想法也都被磨灭 。不只是老师,现在各行各业的初出茅庐的牛犊们很多都带着对此职业的畅想,比如从政,比如医生… …但是后来可能都慢慢的偏离了最初的梦想,谋生,竞争, 可能这种电影触动了我们内心柔软的、纯洁的那些角落,然后,我们关掉电脑,继续着我们那么有爱的生活,或者不然……

当我们的思绪从遥远回到这个世界,相信都会有更多的感悟,每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会好好生活的,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那些星星都一直注视着大家,只要能远远的望望这些星就已经足够,有一次相遇足矣。

雨季,参加完我们学校的职工软红的葬礼,感觉心情莫名的沉重,作为一个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女儿的母亲,年迈的老人的女儿,我想软红定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遗憾,想起她一直到放假都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敬佩之余也倍感辛酸。这些天,心情也颇不平静,因为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上说我们的吴海清老师已经是淋巴癌晚期了,现在还在上海治疗,希望全校职工捐款慰问。吴海清老师教了三十多年书了,是之前我带的十班的数学老师,这才退休一年多呢,没想到竟然病得这么重,生命已然走到了尽头。

电影里常有这样的台词,说每一个离开人世的灵魂会在天空成为一颗星星,成为夜幕中依依不舍的注视的眼睛。我想那只是活着的人们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一种温暖的安慰而已吧。而在那个遥远的时空里,那些孩子与老师也一定会彼此遇见的吧。是的,那些远远的星辰,只要我们还在望着,那么他必然代表着我们心中不同的愿望,同样也在远远的望着我们。

远远的星星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想念的人的思想、对想去的地方的憧憬、亦或是对漂亮的星星的赞美;人们都想要触碰到,满足内心的期待,然,能这样安静地仰望,已经是一种幸福,或许,我和我的学生们也都是,追逐星星的孩子吧!

有生之年,我一定还会对着可望而不可及的星空感叹,耕耘着桃李年华却不后悔。虽然只是远远的望,并不能触碰到这些遥远的星星,但是,我已经寻到了内心最宝贵的东西,它可以让我安心的站在大地上。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要闻
   第4版:岗拉梅朵
远远的星星
公开招标投标公告
香格里拉市唐拉雅秀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部分服务项目外包的招标公告
春天来了
注销公告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