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2018年3月2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美:打造民族服饰文化绚丽名片
● 江初
▲ 提美正在缝制藏族服饰。
▲ 提美公司生产的服装。
▲ 穿着藏族服饰的木偶工艺品。

“年前参加了在尼泊尔举办的南亚博览会,回来后又去意大利米兰参加世界手工艺品展览,所带的展品都脱销了,我们的藏族服饰和手工艺品受到外国朋友的欢迎。”来自金沙江畔德钦县奔子栏镇的提美说。

州级民族服饰制作传承人、53岁的提美自小学习民族服饰制作技艺,2014年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授予“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提美纯手工制作的两套藏族服饰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收藏。

从艺37年

“上世纪80年代,我到西藏向洛桑尼玛老师学习服饰制作技艺,3年后学成回乡,制作民族服饰至今37年了。”提美说,那个年代,能走出去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交通不便、信息匮乏。还好,提美的父亲曾经是一个商人,经常走南闯北,提美跟着父亲不仅走到了西藏,而且学成了手艺。

也是因为手艺,她和老公走到了一起。老公是裁缝,有一定的手艺根基,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两人走到了一起。

提美的房子仅一层,位于奔子栏镇老街中心,也是卖服饰的店铺,里面琳琅满目的民族服饰吸引了当地藏民和许多游客。游客走进店里挑选艳丽的服饰,不仅仅是来挑选衣服,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民族服饰当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一件件民族服饰,需要手艺人日复一日的技艺沉淀,37年的潜心积累,提美服饰颇受顾客欢迎。

传承创新

藏族服饰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每一副图案,每一个剪裁,都浸透着传统文化,图案寓意着祝福和吉祥。“这些衣服上的图案都有严格的传统,比如这个吉祥结图案,剪裁时一定要注意放在衣服的正中央,如果放歪了或者缝在夹缝里,就不算是正品。”提美介绍着一些衣服的做法。

这几天,她正在赶制金沙江对面四川的一个学校100多套衣服的订单。近年来,提美的知名度提升了,她生产的服饰供不应求。

一个人忙不过来,女儿次里拉追高中毕业后就跟着母亲学手艺、帮着母亲经营。“母亲七八成手艺我可以做了。”次里拉追今年24岁,她看到旅游市场发展前景,手工艺品热销,自己设计制作了一套藏族服饰工艺品,8个小木偶穿上藏族服饰,煞是好看。她还根据市场需求制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葡萄酒瓶衣,艳丽中透着高雅,还有民族特色的钥匙扣等小饰品。在米兰参展时,她所带的100多个样品全部脱销。

回报社会

为了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2013年,提美注册了“提美藏族传统手工艺服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规模大了,需要更多的人手。提美除了将自己的手艺传给女儿,还传授给当地人,常年招收工人制作服饰,带动大家一起增收。取次有做藏族头饰的基本技术,她就让取次专门做头饰,实行订单式生产,产品由提美公司负责销售,互利互惠的用工关系博得了大家的欢迎。

“提美大姐不仅教我技术,还给我带来了不少的收入,现在我一年制作头饰200套,每个月有几千元的收入。”取次说。像取次这样的订单式“徒弟”还有许多,她们经常上门找提美“取经”,提美悉心传授。

“奔子栏藏族服饰具有独特性,它与周边藏区的服饰有着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女子装束独具特色。提美的服饰制作技艺已成为奔子栏的一个文化品牌。

“镇党委政府非常注重培育特色民族文化产业,为旅游赋予文化内涵。目前,奔子栏镇开展了多次锅庄文化传习活动,正筹备手工艺培训,像提美这样的手艺带头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奔子栏镇镇长林争说。

后记

37年的坚持,提美公司从一个手工制衣作坊发展到年收入上百万元的企业,虽然与一些大企业相比,提美公司显得微不足道。但在藏区广袤土地上,如何挖掘丰厚的文化资源、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并实现财富增值,提美和她的公司走出了一条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路子和经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2001-2007 diqing daily All Right Reserved
迪庆日报社香格里拉新闻网版权所有
   第1版:头版
   第2版:要闻
   第3版:要闻
   第4版:公告
气象部门开展世界气象日系列活动
德钦县普及“智慧气象”
三级联动检查小中甸旅游市场
建塘镇卫生院送医进寺院
我州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
香格里拉市积极创建“和谐藏区党旗红”品牌
州政府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召开
提美:打造民族服饰文化绚丽名片
保和村党总支表彰“四美”增强党员意识
天气预报